科德数控(688305) 【近期调研与投资者问答】

已邀请:
时间:2022-12-05
来源:现场参观,一对一沟通,电话会议,网络会议
简介:科德数控调研详情,调研纪要,投资者问答
正文:

1、公司整机产品中的哪些零部件需要外采?是否存在卡脖子风险?
答:目前公司能够自主掌握数控系统的核心技术,并且能够自制对整机精度影响较大的关键功能部件,如电主轴、伺服驱动、电机、转台、摆头等。其余通用类零部件,如导轨、丝杠、光栅尺等,既可以选择进口,也具备国产化替代方案,所以不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

2、公司对于中长期的产能规划,什么时候会达产1000台?
答: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配生产资源,调整生产目标。公司原计划2024年-2025年实现500台产能目标,预计机加产线在2024年全面投产后,可支持年产1000-2000台五轴设备。

3、未来定位是否会有变化?
答:公司不同于国内大多数机床厂,一是立足于高端数控机床领域,二是坚持自主研制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未来公司整体上的发展方向不会变,依然定位于高端数控机床领域。同时会扩大数控系统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匹配各类型的数控机床。

4、未来几年公司对研发支出的预期?
答:目前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原因在于产品体系布局完善且稳定,研发投入趋于稳定;其次随着公司营收规模不断扩大,研发投入占比会有所降低。
公司参研多项国家级课题,针对关键设备的进口替代课题项目会有深度参与,同时会获得国家拨付的补助资金。研发的课题方向主要是围绕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核心关键技术的攻破及工程化应用,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进口替代。

5、公司产能扩建的过程是否有瓶颈?
答:公司于2020年12月迁址新厂区,解决了产能扩建的场地瓶颈。同时公司一直注重加强生产管控能力,根据产能释放进度提前储备人员,并不断优化采购资源,保障装配开工率和工作流畅性。由于公司2021年7月首发上市的募集资金缺口较大,难以满足机加生产的全部产线投入,故公司于今年5月启动简易程序再融资,募集资金1.6亿元,主要用于产能扩建。今年上半年,公司采购了卧加柔性制造线、龙门生产线,并自制五轴产线,待产线在2024年全面投产后,预计产能会得到大规模释放。

6、公司产品毛利率远超同行业公司的原因?
答:公司既可以自主研制高档数控系统,又可以自制核心关键功能部件,如电主轴、电机、伺服驱动、转台等;同时公司注重寻求进口零部件的国产替代方案,使采购渠道更丰富。由于公司整机产品的自主化率高达85%,国产化率高达95%,所以产品的毛利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

7、公司从军工领域向民用领域拓展进度如何?
答:结合公司目前的扩产进展及生产资源,公司在保证军工领域订单的基础上,逐步布局民用市场,为满足后续达产后紧迫的市场订单需求,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未来,公司中长期规划军工和民用领域会各占一半比例。从市场认可度来看,公司整机复购率达到40%,其中民用客户的复购率近80%,说明了民用客户对公司五轴设备的认可。

8、军工和民用领域对五轴机床的技术参数要求上会有差异吗?
答:相对来说,航天航空对于五轴机床技术层面的加工精度要求会更高一些,在购买设备时会有定制化需求,对于配置要求会更高;民用领域在注重提升加工效率的基础上,对经济效益的要求会更高一些,故成本端的约束性更强。

9、公司没有完全覆盖航空航天领域所有零部件加工的原因是什么?
答:在航空航天领域,我们与中航发动机、中航工业、航天科工、航天科技集团旗下三十余家单位均有合作,加工范围覆盖了大中小型飞机结构件、航空发动机组件、机身组件、飞机起落架、导弹卫星零部件等。但由于航空航天领域零部件众多、规模庞大,加工领域的拓宽需要应用验证。在产品的广度上,公司的四大通用平台和两大专机平台已经能够满足市场上大部分加工需求。在产品的深度上,国内发展机床行业的时间短于国外,对加工材质、算法的研究也需要时间去逐步深入。随着产品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加深,公司会持续对标国外优秀产品,实现技术深耕,并在重视大面积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客户意见和市场策略,扩充加工模块。

10、公司未来规划的设备,是否都会选择自制的数控系统?
答:高端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要坚持自主可控。公司的数控系统对标西门子840D,从中国机床监督检测中心出具的公司数控系统与西门子840D的对比检测报告来看,在功能上,公司已达到西门子840D的95.85%,可以实现进口替代。结合公司产品的使用情况和复购率来看,公司的数控系统完全可以匹配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应用需求。
未来,公司会坚持自制高档数控系统,并匹配自产的高端数控机床,同时会逐步扩大数控系统在其他机床厂的应用验证,在不断加深对客户工艺的需求和理解后,整合创新工艺,对数控系统迭代升级,更好的服务于客户。

11、公司是出于什么考虑来做自主化率这么高的机床?
答:各类发展模式都有成功的案例,如果供应链上可控性很强,设备的集合点相互支撑,会给产品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高端机床的产业布局,可以参考产业链布局完善的路径,如日本大隈和发那科,公司的布局思路和这些机床厂商都很相似,立足以自主配套为核心的发展道路。

12、公司产能提升对交付周期是否有正向帮助?
答:目前随着公司产能的提升,设备在每个季度的交付周期较以往均有提升,同时公司会批量预投常规机型,以缩短交付周期。故整体来看,随着产能的提升,对整个交付周期的缩短有正面影响。

13、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可以加工哪些部件?
答: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属于起步阶段,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机六面体壳体、减速器壳体等零部件的加工,公司已在前期与该领域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
现阶段公司关注整合电机和减速器结构的加工工艺、前后车架的加工、为电池盒找到高效能、低成本的加工技术。目前公司的双主轴高速卧加设备在经过工艺验证后,可以满足电机和减速器一体化的壳体制造加工需求。未来公司会以五轴车削中心作为机床平台,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工艺,并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节拍和经济效益要求,给予客户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设备。

14、公司的五轴机床,对标海外机床,有哪些优势?以及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步?
答:公司产业链条丰富,扎根本土企业,可以更加贴近用户,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机床制造、设计及调试。公司与很多厂商都是协同开发,共同受益。公司深耕航空航天领域多年,产品得到了应用验证和磨合,航空航天四大集团项下三十余家用户单位都曾多次采购公司设备。在大飞机领域,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是我公司在航空领域的典型合作伙伴,公司参与了第一台C919发动机生产制造,提供的多款五轴立式加工中心、五轴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主要用于C919大飞机发动机的叶盘等零部件的试制生产;公司于2022年推出的KTM120卧式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首推即与飞机起落架生产厂商建立合作
在汽车领域,对于传统汽车领域的加工需求,进口设备会具备明显优势。但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口机床和国产机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零件加工以及辅材应用,任何创新性工艺都将是革命性起步。

15、各行业采购机床,是出于产能提升,还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场景替换?
答:采购五轴设备的目的,即提高作业现场加工效率、节约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故两种情况都会存在。公司某下游能源领域客户,曾采购公司8台五轴机床,替代其原有的30台三轴机床,节约了其场地、人力,提高了加工效率。后续该客户扩建新厂房,再次提出采购需求。可以说明下游客户采购公司设备,既有产能提升的需求,也存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将设备迭代更新的需求。

16、如何看待竞争格局?公司处于什么位置?
答:公司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布局完整,从技术体系、制造体系、服务体系等角度来看,科德模式在机床行业中较为突出。公司五轴机型布局充分,具备四大通用技术平台和两大专机平台,同时具备面向航空航天等领域,加工精度极高的KD系列,也具备面向民用领域,性价比更高的德创系列。
由于深耕航空航天领域多年,所以在航空航天领域客户中,公司具备绝对优势的口碑。在今年公司新推出的两款德创尚未形成整机产品进行销售的阶段,便已经获得了民营客户的青睐与采购。
同时由于公司产品的加工性能能够满足大部分客户的需求,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具备明显优势,面对国外竞争对手,例如德玛吉、斯达拉格等,往往凭借自主化率高,售前售后服务支持,价格有竞争力等优势而取胜,中标率较高。
时间:2022-11-10
来源:业绩说明会
简介:科德数控调研详情,调研纪要,投资者问答
正文:

1、公司参与的国家课题项目,侧重于哪些研究方向?
答:公司先后主持或参与了2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4专项”)和12项重要的国家级课题项目,研发的课题方向主要是围绕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核心关键技术的攻破及工程化应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进口替代,将研发成果应用于市场化产品,经过项目参研单位应用验证,实现技术迭代,最终形成批量化销售。感谢您的提问。

2、服务是公司重点提升的项目吗,目前做的如何?
答:公司重视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售前技术服务导入销售,为用户制定完整的交钥匙方案,包括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刀具、工装夹具选择,并提供样件加工。现阶段售前服务是免费提供的,未来会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同时公司提供24小时响应售后服务,在国内布局了多个售后服务中心,保障了售后服务的及时性。由于公司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自主化率高,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所以售后服务成本较低,综合性价比高。感谢您的提问。

3、下游行业采购的产品偏标准化机型还是定制化机型?
答:公司布局四大通用技术平台(五轴立加、卧加、卧式铣车复合、龙门)和两大专用技术平台(叶片机、工具磨床),销售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以通用设备为主,占比在95%以上。由于公司掌握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和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故可以实现在通用设备基础上的定制化设计,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感谢您的提问。

4、目前公司开拓民品市场的销售方式是什么?
答:公司主要通过提供售前技术支持获取订单。销售渠道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直销占比约70%-85%,经销占比约15%-30%。经销商也是拓展民用市场的有效渠道之一。感谢您的提问。

5、疫情对订单签订有什么影响吗?
答: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饱满,但由于现阶段公司产能受限,故订单签订进度还需依托产能扩建进度。公司会结合国家需求、排产计划、产品类型、交付周期、行业分布、长期战略规划等因素,有序签单,在保证营收规模快速提升的同时,推进新产品研制。感谢您的提问。

6、公司的主流产品性能和外资品牌相比,差距大吗?
答:从设备的技术参数上来看,公司的设备不逊于同类型进口产品,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非常不错的表现。但国外产品历经百年历程,对于不同行业加工工艺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经验,成熟度高于国内设备。近几年,公司注重深耕民用领域,在汽车、机械设备、能源、刀具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产品涵盖五轴立式、卧式、卧式铣车复合、龙门四大通用机型和五轴工具磨、叶片机两大专机,产品系列丰富,有定位中端的德创系列和高端的KD系列。随着公司产能的快速释放,公司会将在民用领域的成功经验迅速转化为市场订单,满足国内军工和民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同时,公司掌握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的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也励志成为国内机床厂商的供应商,携手打造国产化工业母机。感谢您的提问。

7、公司怎么看五轴机床在汽车领域的市场应用前景?
答:公司已与汽车领域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针对汽车发动机壳体、变速器壳体、汽车模具、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壳体、前后桥、转向架等零部件进行加工。以与某品牌汽车配套厂商合作为例,加工前后桥部件,一台五轴设备年加工约5,000-10,000套。2022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量471.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对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需求量迫切。同类型进口设备价格高,国产设备竞争力强。感谢您的提问。

8、从报表看,产能投入相关费用为何没有明显提升?
答:公司于2020年12月迁址新厂区,解决了产能扩建的场地瓶颈。公司现阶段产能投入主要是产线设备投入及生产人员引进。2021年公司在银川建立电主轴生产基地,实现了以电主轴为主的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批量制造;采购了电机生产线,自制五轴机床用于精加工。由于公司2021年7月首发上市的募集资金缺口较大,难以满足机加生产的全部产线投入,故公司于今年5月启动简易程序再融资,募集资金1.6亿元,主要用于产能扩建。今年上半年,公司采购了卧加柔性制造线、龙门生产线,并自制五轴产线,2023年产线交付使用后会在固定资产中有体现。感谢您的提问。

9、航空航天和C919大飞机对五轴行业的带动前景有哪些?
答:2022年中国军费预算1.45万亿元,同比增速为7.1%。以导弹、火箭、卫星为代表的航天、军工领域进入急速扩产阶段,高端数控机床对航空、航天、军工起到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公司的五轴联动机床可针对飞机机翼、机身、尾翼的大中小型飞机结构件、起落架及航空发动机等核心关键零部件进行加工。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是我公司在航空领域的典型合作伙伴,公司参与了第一台C919发动机生产制造,提供的多款五轴立式加工中心、五轴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主要用于C919大飞机发动机的叶盘等零部件的试制生产;公司于2022年推出的KTM120卧式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首推即与飞机起落架生产厂商建立合作;目前公司研制的大、小规格翻板铣削产品分别处于应用验证和在研状态,用于航空领域的框梁等结构件加工。这些产品在大飞机领域均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感谢您的提问。

10、国产设备与外资设备相比,竞争力如何?
答:对于自动化程度高的产业,在各国选址建厂的差异性不大。而对于生产要素高度离散化的机床行业,制造过程复杂,需要供应链、人工等因素多重介入,所以供应链组织水平以及劳动力成本直接影响产品成本的构成。例如欧洲机床企业社会化分工环节较多,其利润率就不如国内机床厂可观。随着国内机床厂商的逐步强大,对于中低端的设备,已经有厂商做的非常极致,所以欧洲、日本等进口设备占据国内市场的空间非常有限。对于高端设备,本土企业凭借强大的制造链条,择优整合供应链、节约制造成本,形成了独有的优势。客观来看,本土企业不断突破产业技术,提高各环节的组织能力,利用人力资源,都将成为未来国产设备优于进口设备的竞争点。感谢您的提问。

11、请问公司在高端机床替代进口方面,能占到进口高端机床品种多大比例?
答:目前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不足10%。根据相关机构数据统计,2021年公司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在国内(含外资国产)品牌中,销售数量市场份额约占10%。公司整机产品对标国际先进品牌,其中主力机型五轴立式加工中KMC800SU对标哈默C42机型,在设备性能、机床精度、功能参数等方面与哈默C42基本相当,部分功能参数会优于国外产品。从技术参数来看,公司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可以实现进口替代的,并在应用端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未来公司也会逐步拓宽应用场景,优化产品性能,占据更多的进口替代份额。感谢您的提问。

12、请问五轴数控机床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是普遍用于中高端车型么,对于偏低端车型五轴机床的性价比如何呢?
答:针对汽车领域,公司的五轴数控机床主要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缸盖、变速器壳体、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壳体、前后桥、转向架等零部件加工。目前公司既有适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高端机型KD系列,也有对性价比有更高要求的、更适合民用领域应用的德创系列。未来公司会持续以五轴车削中心作为机床平台,持续深耕汽车领域的技术工艺,结合客户对生产节拍和经济效益的要求,给予客户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设备。感谢您的提问。

13、请问公司的机床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毛利有差异么,分军用及民用哪个毛利会更高呢?
答:毛利率与机床型号相关,常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的毛利率更稳定,大型机床的毛利率相对更高。军用和民用领域同型号产品的平均毛利率也基本相当,若军工客户对机床提出定制化需求,定制部分附加值较高,会使毛利率更高。另外销售模式对毛利率有一定影响,经销商销售的毛利率会比直销略低。感谢您的提问。
时间:2022-10-17
来源:电话会议,网络会议
简介:科德数控调研详情,调研纪要,投资者问答
正文:

1、公司除了产线投入,其他扩产环节是否已经就绪,后续产能扩建进度如何?
答:公司于2020年12月完成厂区搬迁,解决了产能扩建需要的场地、硬件设施等关键要素。
目前公司通过加强生产管理、扩充人员配置、引进设备、合理利用外协资源等方式,综合提升产能。
今年上半年,公司采购了卧加柔性制造线、龙门生产线,并自制五轴产线,明年产线陆续交付,全部到位后,产能会迅速释放。
届时公司产能会超过500台。

2、如何看待外资设备与国产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答:对于自动化程度高的产业,在各国选址建厂的差异性不大。
而对于生产要素高度离散化的机床行业,制造过程复杂,需要供应链、人工等因素多重介入,所以供应链组织水平以及劳动力成本直接影响产品成本的构成。
例如欧洲机床企业社会化分工环节较多,其利润率就不如国内机床厂可观。
随着国内机床厂商的逐步强大,对于中低端的设备,已经有厂商做的非常极致,所以欧洲、日本等进口设备占据国内市场的空间非常有限。
对于高端设备,本土企业凭借强大的制造链条,择优整合供应链、节约制造成本,形成了独有的优势。
客观来看,本土企业不断突破产业技术,提高各环节的组织能力,利用人力资源,都将成为未来国产设备优于进口设备的竞争点。

3、五轴机床在汽车领域的市场前景以及公司对于汽车行业的规划?
答:公司已与汽车领域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针对汽车发动机壳体、变速器壳体、汽车模具、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壳体、前后桥、转向架等零部件进行加工。
以与某品牌汽车配套厂商合作为例,加工前后桥部件,一台五轴设备年加工约5,000-10,000套。
2022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量471.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对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需求量迫切。
同类型进口设备价格高,国产设备竞争力强。

4、公司产品性能和外资品牌的差距?
答:从设备的技术参数上来看,公司的设备不逊于同类型进口产品,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但国外产品历经百年历程,对于不同行业加工工艺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经验,成熟度高于国内设备。
近几年,公司注重深耕民用领域,在汽车、机械设备、能源、刀具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产品涵盖五轴立式、卧式、卧式铣车复合、龙门四大通用机型和五轴工具磨、叶片机两大专机,产品系列丰富,有定位中端的德创系列和高端的KD系列。
随着公司产能的快速释放,公司会将在民用领域的成功经验迅速转化为市场订单,满足国内军工和民用领域的市场需求。
同时,公司掌握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的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也励志成为国内机床厂商的供应商,携手打造国产化工业母机。

5、目前订单的交付周期是多久?
答:随着公司产能扩建有序进行,生产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的部分机型批量预投产,订单交付周期呈现缩短趋势。
目前公司主力产品五轴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平均交付周期约4个月。

6、公司在服务方面做的如何,服务是否是公司重点提升的项目?
答:公司重视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售前技术服务导入销售,为用户制定完整的交钥匙方案,包括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刀具、工装夹具选择,并提供样件加工。
现阶段售前服务是免费提供的,未来会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同时公司提供24小时响应售后服务,在国内布局了多个售后服务中心,保障了售后服务的及时性。
由于公司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自主化率高,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所以售后服务成本较低,综合性价比高。
时间:2022-07-26
来源:电话会议,网络会议
简介:科德数控调研详情,调研纪要,投资者问答
正文:

1、预计年内新增产能达到多少台?
公司明后年新增产能投放的节奏是怎样的?
募投项目建设期延期一年,叠加疫情影响,原定到2025年产能500台的目标会延迟吗?
答:公司定于2025年达到500台的产能,自去年开始以100台/年的目标递增,今年产能目标250-300台。
募投项目建设期延期一年,但公司既定的2025年达产500台的目标不变。

1、尽管前次募集资金不足,但2022年上半年启动的简易程序再融资,已募集资金总额1.6亿元,主要用于产能扩建,公司具备2025年完成500台产能的资金实力;2、公司产能需逐步释放,由于自主化率高,生产链较长,扩产进度需要每个环节整合参与,整体产能才能得到释放,因此扩产的进度呈现分阶段增长。
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公司产量提升全部达到既定目标,预计2022年全年既定生产目标也可实现。

2、二季度以来,全国疫情形势有所缓和,请问公司近期在发货、验收交付、供应链方面是否感受到显著改善?
答:疫情对公司的生产、销售没有实质影响,对发货、验收也只是延期影响,从客户端看,没有客户因为疫情影响经营而取消订单。
自5月份开始,公司恢复正常发货和验收,进展非常顺利,针对非涉疫地区基本完成发货目标。
由于公司部分供应商位于上海及其他长三角地区,主要进口零部件在上海报关,所以对供应链有一定影响。
但公司在经历过贸易战及疫情引起的部分零部件价格波动、供货周期长的影响后,针对一些价格波动大、货期不稳定的零部件进行了储备,因此短期缺货并没有影响到四、五月份的生产。
随着上海疫情的缓解,报关零部件目前均处于清关释放的状态,供应商也都陆续复工复产,整体上对供应链影响可控。

3、请介绍一下公司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出口情况以及公司在欧洲、亚洲市场的布局?
出口设备主要应用领域是什么?
答:公司通过参加国外展会、商业接洽等多元化方式拓展销售渠道,于今年上半年已打开欧洲及亚洲市场,实现了五轴机床产品的出口。
公司目前签订的海外订单有13台设备,主要为主力机型立式加工中心,其中部分设备已经交付,预计下半年公司将实现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出口。
除了接洽海外订单之外,公司围绕出口布局以下工作:第一,加快产能扩产进度,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第二,布局境外售前及售后支持,提升用户体验。
公司会根据产能扩建进度逐步拓宽海外市场,涉及应用领域会集中在航空航天及高端民用制造业。

4、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有没有发生新的变化,竞争对手近两年是否也有产能扩张计划?
答:目前国内五轴机床市场需求旺盛,订单饱满。
很多外资企业看好中国市场,在国内扩建工厂。
目前国内五轴机床厂商各有其特点,科德数控有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1)公司定位在高端数控领域,仅做五轴数控机床,以实现进口替代为目标;(2)不同于国内大多数机床厂,公司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自主可控,自主化率高达85%,不受国外限制;(3)公司依据市场需求布局四大通用机型和两大专机平台,产品覆盖领域广,满足不同规格零部件加工需求;(4)公司产品布局既有适用航空航天、军工等对加工精度有更高要求的高端KD系列,又有具备高性价比、高加工效率的国货精品德创系列。
目前国产五轴机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内五轴机床市场以国外品牌为主,国产化替代空间较大。

时间:2022-04-27
来源:业绩说明会
简介:科德数控调研详情与投资者问答
正文:



1、2021年四季度机床行业整体增速出现回落,公司的订单情况如何?
答:理论上来说,机床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象征,而代表机床制造业最高境界的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状况,所以五轴机床行业和制造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但制造业本身是多行业领域的叠加,对五轴机床的需求也源于多个行业领域,非单一行业领域的周期性影响。
目前我国高端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不足10%,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多数设备依然被海外品牌占据,进口替代空间很大。
2021年公司新增订单3.32亿元,同比增长42%。
2022年1月至2月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发货量同比增加72.73%,新增订单及中标合同总额同比增长了60%。
所以公司从五轴机床的市场端来看,订单需求量依然很饱满。

2、公司承接了一些产线类订单的原因?
未来产线业务是否会是公司营收侧重点?
答:随着公司产品在多行业领域应用的成熟度不断提升,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柔性自动化产线设计经验及配套资源。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柔性自动化产线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围绕用户的需求以及公司自身长期发展的考虑,公司启动了柔性自动化产线业务,并在2021年签订了四笔柔性自动化产线订单。
短期内,公司依然是以柔性自动化产线中最核心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为主,配合用户需求,适当开展柔性自动化产线业务。
所以短期内高端数控机床整机仍是公司营收的主力产品。

3、请公司介绍下产能建设的情况。
答:产能提升受多元化因素的影响。
(1)首先,产能中的首要要素是制造方式的转变,围绕制造方式,公司产品的自动化程度会更高。
随着产业布局的逐步变化,生产环节对工艺人员的要求、现场人员结构、刀具管控、品质管控都会发生质的变化。
传统制造方式走向批量化制造方式,零部件性能得到一致性提升,从而装配效率得到提升。
2021年公司引进了电机的自动化产线,今年公司围绕机加环节会投入三条柔性自动化产线,包括以卧加为核心的箱体结构件柔性制造产线,以龙门机为核心的大型机床构件柔性制造产线以及公司自制的针对轴盘套加工的五轴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柔性制造产线。
(2)不同于其他机床企业,公司机床产品中所应用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均由公司自主研发和生产,所以扩产节奏会更踏实一些。
未来,随着一系列基础环节的产能逐步提升,整机的产能、产量、销量都会同步提升。
(3)产能提升不是简单的资源复制和叠加,而是企业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
公司对供应链进行调整,对品牌的选择、供应商的优化、采购费用的协商等都做了必要的筛选和整合。
对标准化生产流程、质量控制、降低成本、售前加工力量、售后服务效率等都需要有质的变化。
2021年公司产量有了明显提升,整机产量158台,较上年同期增长56%,这其中还包括五轴立式加工中心1250系列、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龙门机等大规格机型。
2022年产能规划为250台-300台,下半年的产量释放会高于上半年。

4、2021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是如何保证毛利率不降反升的?
是否调整了产品价格?
答:2021年公司产品没有做价格调整。
公司拥有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的核心技术。
整机自主化率高达85%,成本相对可控,供应链也比较稳定,平均毛利率水平相比于外购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的厂商略高。
2021年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公司毛利率水平不降反升,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1)随着订单持续快速增加,采购端公司议价能力增强,在一些重点零部件采购上享受大客户优惠政策;(2)管理成本下降:随着产品成熟度提高,规模化投产以及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都会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5、公司研发占比下降,未来是否还会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
答:近三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在42%以上,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有所下降,为30.59%。
主要原因:(1)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较快,故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呈下降趋势;(2)经过多年的高研发投入,公司已经形成成熟的四大通用机型和两大专用机型,基础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未来研发投入会以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的迭代升级及新机型的研发为主。
研发投入较早期投入会较为稳定。
2021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37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1项。
新申请专利99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43项,国际发明专利20项。
2021年公司新增主持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获批中央财政资金4,260万元,新增主持承担辽宁省揭榜挂帅项目1项,收到补助资金500万元。
未来公司也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6、2021年公司新增下游行业和客户的情况如何?
答:2021年公司新增订单3.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
其中,航空航天领域占比47%,机械设备领域占比33%,汽车领域占比8%,模具、兵船核电、刀具、电子、学校、能源、烟草等领域合计占比12%。
机械设备领域客户占比较上年同期有明显增幅。
新增订单中有51%为新客户,49%为老客户。
新客户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新增终端客户既有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潍柴动力股份、航天科技控股、陕西苍松等国企客户,也有西安泵阀总厂、沈阳新大方电力、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沈阳图南精密部件等民营客户。

7、未来公司销售模式会以直销为主还是经销?
答:2021年公司收入构成中70%为直销,30%为经销。
针对全国各地的民营制造类企业,由于行业分布较广,通过经销商了解终端客户采购需求,更有利于公司快速获取客户有效信息。
由于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技术特性,需要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的设计,故中短期内公司还是会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

8、除了航空航天领域,公司还会重点拓展哪些民用领域?
答:除航空航天、军工等重点产业对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需求紧迫外,公司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机械设备、汽车、刀具、模具、能源等领域。
(1)以汽车行业为例,近年来汽车产业对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需求逐渐增强,例如汽车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缸盖、变速器壳体、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转向架、前后桥、底盘等汽车零部件的制造。
汽车行业零部件产品为实现节拍化批量生产,需要对加工装备大批量采购,因此其行业的转型升级的市场规模巨大,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五轴机床的需求还没有达到井喷式爆发的状态。
公司KTX系列五轴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五轴立式、卧式和龙门加工中心均可应用在汽车领域。
未来汽车行业会成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批量应用的另一个市场增长点。
(2)刀具领域。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中国海关、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国内刀具消费总额约为436亿元,进口刀具消费额为106.32亿元,进口依赖度下降至24.39%。
与此同时,我国刀具出口额也在不断提升。
国内刀具产品在世界刀具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公司的五轴工具磨削加工中心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完成球头刀、波纹刀等复杂刀具磨削的设备。
公司为国内最大的刀具加工企业株洲钻石提供了46台五轴工具磨床。
替代了原有的安卡和瓦尔特等进口设备。
目前公司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开发新的应用平台,演化出带自动化上下料和零件库的小型铣磨复合加工中心,实现了铣削及磨削的复合加工。
可广泛应用于刀具领域及航天领域的叶片、叶轮等零件铣磨复合加工。
随着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精密模具、新能源、轨道交通、3D打印、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其生产制造过程高度依赖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将成为数控机床行业新的增长点,有力推动适用于上述领域的高速、高精、高效、高稳定性、智能化、多轴化、复合化等数控机床的发展。

9、公司独立董事在履行职责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我们本着勤勉尽责的态度履行独立董事职责,通过参加股东大会、董事会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的机会了解公司生产经营及运营管理的情况,查阅公司有关资料、听取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经营情况及审议事项的情况介绍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公司实际生产经营和规范运作情况,对重大事项作出独立的判断和决策。
公司相关部门及人员积极配合独立董事的工作,保证我们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并及时提供相关的会议材料、传递相关信息,为我们履职提供了便利条件,未有任何干预行使职权的情形。

10、2022年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
答:在确保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2021年均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做出以下规划:(1)加快推进募投项目建设,迅速提升产能产量。
通过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新建生产线和生产基地以及引进生产人员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确保订单快速交付。
(2)积极拓展多行业领域市场份额在继续巩固并扩大航空、航天市场优势的前提下,持续加大汽车、刀具、模具、能源、电子等市场的拓展力度,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3)在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公司实施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战略,推进公司的整体创新步伐。
公司将采取对外引进和对内整合的办法,不断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的高级科研人才,同时继续整合企业内部的研发力量,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持续具备技术优势。
不断推进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技术迭代,持续开展新产品的研制工作,推出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各类产品,巩固公司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加强管理机制,特别是公司具体的生产经营、质量控制、降低成本、安全生产等内控制度和内控流程,建设形成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1、2021年公司有哪些新增专利?
答:2021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37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1项。
新增登记的软件著作权21项。
新申请专利99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43项,国际发明专利20项。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98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87项,国际发明专利6项。

2、2022年在产品端的方向和储备?
新品是否已经有客户的需求支撑?
答:公司将参加今年在上海举办的CCMT2022机床展,此次将展出6款机型。
目前公司储备的新机型主要围绕以下几类:首先是五轴立式加工中心800系列新机型,该设备是国内相同类型同规格产品中扭矩最大的五轴立加,装配有340NM的机械主轴。
经与重点用户的合作与应用,验证该机型切削能力相当于市面上的大多数机器的5-10倍,也是进口机器切削力的2-3倍。
二是新一代紧凑型德创机床,占地面积是原德创机床的2/3及以下,适合厂区占地面积要求苛刻的客户。
三是大型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据公司所知目前该机型的回转直径属国内最大,能车削1.25m直径的零部件。
该机型不仅可以加工航天筒子类的复杂零部件,还非常适合做飞机起落架,可与奥地利铣车复合的龙头企业WFL直接对标。
同时为避免设备在使用一至两年后铣削分度功能精度丧失比较快的弊端,公司特采用擅长的直驱技术来做车床电主轴,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使加工保持精准、常年保持在8个角秒以内。
四是铣车复合机小型设备。
该机型目前已加入公司的预投产计划,并落实订单。
该机型设计亮点在于采用平台化、模块化设计,具备了从两轴数控车床到十三轴双工作位、双主轴的五轴数控车铣复合不同配置选项,对标德国的Index。
五是KD系列800台面的五轴卧加产品,和德创系列800台面的五轴摇篮型设备,这些是公司本次参展的设备。
六是大型翻板铣设备,目前该机型已和国内飞机制造厂对接,并进行工艺验证,未来可实现国产大飞机批量制造。
公司的设备均提升了齿轮类零件制造能力,此类工艺和加工能力将在未来产生一定的附加值。

3、今年公司不做分红的原因?
在融资方面有何预期?
答: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04,250,703.68元。
考虑到公司2021年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结合公司资金现状及实际经营发展的需要,拟定公司2021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将用于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满足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和项目投资需要。
目前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制于产能限制,营收规模增长有限。
2021年7月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利用募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产能,2021年产量较上年度提升56.44%。
但因为募集资金与预期有较大差距,为了加快募投项目推进,公司也会考虑再融资补充募投项目可用资金。

4、公司销售区域的选择和侧重是怎样的?
答:销售区域由华东、华中、华北、华南、西南、西北、东北区域构成,每个区域有大区负责人,对售前技术加工、售后服务以及经销商的培训与管理进行统筹规划。
目前华北、华东和东北区域的占比相对较高。

5、公司是如何开展研发工作的?
答:公司研发团队约200余人,占比30%。
公司研发部门主要由研究院、设计院、生产技术部、沈阳分公司、西安子公司和重庆子公司组成。
研究院由四个研究所组成,主要从事基础技术研发;设计院下设两个设计部,分别负责整机与功能部件的设计;公司生产技术部的工艺技术室主要承担生产中工艺研发职能。
设计院、生产技术部相较于研究院更贴近于生产工艺端。
在整个公司层面,研究院、设计院与生产技术部及市场部、资材部、生产和品质等各部门构成了完整的产品开发流程。
由市场部提出产品开发需求,研究院及设计院完成立项、产品研发设计、工艺开发并打通了产品的试制及测试流程。
生产和品质部门从工艺开发阶段开始介入新产品生产的技术准备,保证产品的生产技术资料顺利转入生产系统。
资材部门配合产品开发,负责各种原料和设备采购。
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分为立项、设计、试制、结项四个阶段,产品量产后,研发部门还将协助生产部门对量产产品进行持续改进。

6、汽车行业的发展,公司有感受到汽车领域需求变化吗?
新能源汽车里面有我们的应用吗?
答:目前公司的设备在汽车领域主要应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缸盖、变速器壳体、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等零部件加工,占比约10%。
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起步阶段,对五轴机床的需求还没有达到井喷式爆发的状态。
公司KTX系列卧式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五轴立式加工中心、五轴卧式加工中心及五轴龙门加工中心均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7、最近几年有一些民营的企业进入五轴市场,如何看待竞争格局,公司的优势在哪?
答:首先,从五轴机床市场空间分析,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均对五轴机床有较大的需求。
(1)根据2021年度金属切削机床数据,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9%,照比去年同期增加18.5个百分点;产量同比增长21.5%,增幅比上年同期扩大4.8个百分点;新增订单同比增长19%,同比增加近4个百分点。
(2)根据海关数据,2021年中国进口加工中心总额26.7亿美元,同比增长幅度为44%。
(3)根据日本机床数据,2021年机床年度订单约83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1%。
其中来自中国的订单数量约为197亿人民币,同比增加77.4%。
中国和日本机床行业2021年订单的快速增长预示了世界经济以复苏基调发展的势头。
而国内高端数控机床大部分依赖进口,五轴机床进口替代空间较大。
其次,公司2021年度签订新增订单较去年同期增加42%,新增客户占比51%,新增客户中民营客户的收入贡献度为84%。
从民营市场的客户构成来看,越来越多的民营客户通过使用五轴机床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提高加工效率、节约场地及人力成本,满足产品加工的多样化,符合市场化选择趋势。
由此可见,公司的五轴机床产品越来越多的被更加市场化的民营客户所选择,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性价比可实现进口替代。
公司拥有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的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整机自主化率达到85%,相比于外购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的机床厂商,公司产品具有成本可控、可定制化设计、不被国外卡脖子等优势,得以使产品类型、价格及技术服务具有绝对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公司会持续巩固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在刀具、汽车、精密模具、机械设备、能源等领域广泛推广。
国内市场对于五轴机床的需求日益增加,需要更多的优秀机床厂商进入到五轴机床领域,实现进口替代,每个机床厂商产品都有各自特点和优势,适用的行业领域也有所不同,大家可以携手共同提升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
公司也希望与更多的国内机床厂商合作,为他们的产品提供更能发挥出品牌特色的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

8、(1)请问公司五轴数控机床定位精度达到几个um,定位精度和其他精准度方面主要受哪些零部件影响?
比如数控系统影响定位精度大?
谐波减速器比一般伺服电机定位精度更高?
(2)请问公司数控机床加工手机等电子产品如金属外壳等零部件有没有优势?
答:(1)公司的机床根据尺寸大小不同,精度水平也不同,以立加产品为例,定位精度最高可达5μm,重复定位精度最高可达3μm,机床的精度与数控系统、电机、反馈元件、零部件精度、装配水平等诸多因素均关系,目前公司自产的高端数控系统不存在精度短板。
谐波减速机的精度与其组件轴系及齿轮精度有关,其仍然需要与伺服电机组合使用,两者的精度原理不同,不宜直接比较,都有高精度的案例。
(2)公司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机械设备、汽车、能源、刀具等行业,更多面向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对“工业母机”亟需进口替代的行业,主要加工材料为高温合金、钛合金、铝镁合金等,公司有成功针对高端雷达电子产品构件自动化加工的案例,目前针对手机代表的民用3C领域的电子产品加工应用较少。

9、对于一些对机床精度没有绝对要求的行业,公司产品的优势有哪些?
答:公司拥有两大系列产品,一是面向对加工有着极高要求的航空航天领域的KD系列产品,二是面向民用市场但同样是五轴高端装备的德创系列产品。
如果对机床加工精度、动态性能没有绝对的高要求,公司会发挥性价比高的优势向市场推出德创系列产品。
从供应链端,我们有国内供应商替代进口,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性价比;其次在机床的配置上,可以采用基础化设置,满足加工需求,达到提高加工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合理利用生产场地的目的。

20、请问目前制约公司产品普及的痛点主要有哪些?
公司五轴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主要部件的国产化率如何?
答:(1)国内用户对国产高端数控机床的接受度需要进一步提升。
目前国内制造业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阶段,随着制造零件复杂度、精度的不断提高,对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也随之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会从三轴机床转向选择五轴机床。
2021年公司80%的新客户来自于民营客户,非航空航天领域新增订单超过50%,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高端数控机床替代原有中低端装备。
但国产高端装备的市场化推广与用户接受仍需要一个过程,公司通过在不同领域与用户形成应用示范效应加快市场推广。
另一方面,公司目前产能不足,正通过募投项目加快产能扩建。
公司生产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自主化率较高,产品链较长,相关的功能部件均需同步扩产,才能满足整机产能释放,所以产能扩建需要一定时间。
(2)公司各类型产品均配套自主研制的高档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电机、电主轴、摆头、转台等关键功能部件,产品自主化率85%,国产化率95%。

1、除航空航天领域外,其他领域需要五轴机床的原因?
答:五轴设备是解决复杂曲面加工的唯一方式。
除了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对五轴机床有刚性需求外。
随着国内下游客户产业链升级,下游加工难度增加,加工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游行业正在持续新增对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需求。

2、2021年扣非后的净利润率不高的原因?
答:2021年,公司扣非后的净利润率10.38%,扣非后净利润率不高主要原因有两点:(1)研发投入高,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约2.5亿元。
占营收比例超过42%。
公司参研国拨项目较多,根据会计准则,公司获得的国拨经费计入非经常性收益,投入的研发资金计入经常性损益,故公司参与的国拨项目越多,扣非后的净利润会体现的越少,但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呈现持续快速增长。
(2)公司处于成长期,营收逐年递增,目前整体规模并不大,费用占比较高。
随着公司收入规模不断提升,费用占营收比例会呈下降趋势,净利润率会不断提高。
"

时间:2022-03-23
来源:电话会议,网络会议
简介:科德数控调研详情与投资者问答
正文:

一、公司情况介绍公司董事会秘书朱莉华女士向各位机构投资者解读公司2022年1月-2月生产经营情况,重点解读产能扩张进度、订单签订情况。
并解读制造业景气度情况。

二、交流问答

1、目前1~2月份,新增订单及中标合同总额约4,900万,同比增长了60%的主要来源?
答:公司持续深耕航空航天领域,逐步扩展民营客户市场,2022年1-2月份新增订单约60%来源于航空航天,其它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汽车、刀具、能源等行业。

2、公司在各领域的竞争格局以及竞标过程中遇到的海内外竞争对手情况如何?
答:首先从公司产品布局来看,公司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的链条更丰富,既具备四大通用平台(五轴立加、五轴卧加、五轴卧式铣车、五轴龙门),又具备两大专机平台(五轴叶片机、五轴工具磨床)。
其次在产品定位上,不同品牌搭配布局:高端品牌KD系列更适用于航空航天等对加工精度有更高要求的军工领域,德创系列更适用于对性价比有更高追求的民用领域。
最后在应用端,公司自2009年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切入航空航天领域,经过多年的磨合、验证和迭代升级,公司产品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示范效果显著,市场份额日益扎实。
从竞争格局来看,公司愿与国内优秀机床厂切磋、磨合技术,也希望能和国内机床厂商共同向实现进口替代迈进一步。
在竞标中,公司更多的是与海外进口产品做竞争。
公司的数控系统对标西门子840D,机床对标哈默、斯达拉格等产品。
客户对产品性能、性价比等提出要求,继而公司具备中标的条件。

3、在通用机床行业一季度面临一些压力的情况下,对五轴机床市场的判断,以及科德的定位?
答:在传统的通用机械领域,常规的三轴机市场竞争会更充分一些,但长远来看随着欧美市场的逐步开放,全世界的制造资源会从中国分流一部分。
俄乌战争可能也会给出口市场带来一些机遇。
从高端五轴机床市场来看,航空航天领域对设备的需求依然旺盛。
公司会在军民融合的背景下,稳固军用客户、拓展民营客户,拓宽产品在多个行业领域的应用平台,通过磨合使产品性能更可靠、加工水平更高效。

4、给军工配套的民用客户对国产机床是否有刚性需求?
答:民用客户除了对机床的加工精度、产品稳定性有要求外,对产品的性价比、成本会有更严格的把控。
公司的优势在于既有高性价比的德创产品贴近民用市场,又有专业的售前技术团队提供方案支持。
由于德创产品价格同进口三轴机产品相差不多,且具备高精度、高动态的五轴机床性能,在用户现场能够提升加工效率、节约厂地和人力成本,所以更符合国内客户的预期,以及对机床的多方位需求。

5、2022年在产品端的方向和储备?
新品是否已经有客户的需求支撑?
答:公司将参加今年在上海举办的CCMT2022机床展,此次将展出6款机型。
目前公司储备的新机型主要围绕以下几类:首先是五轴立式加工中心800系列新机型,该设备是国内相同类型同规格产品中扭矩最大的五轴立加,装配有340NM的机械主轴。
经由与重点用户的合作与应用,验证该机型切削能力相当于市面上的大多数机器的5-10倍,也是进口机器切削力的2-3倍。
二是新一代紧凑型德创机床,占地面积是原德创机床的2/3及以下,适合厂区占地面积要求苛刻的客户。
三是大型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据公司所知目前该机型的回转直径属国内最大,能车削1.25m直径的零部件。
该机型不仅可以加工航天筒子类的复杂零部件,还非常适合做飞机起落架,可与奥地利铣车复合的龙头企业WFL直接对标。
同时为避免设备在使用一至两年后铣削分度功能精度丧失比较快的弊端,公司特采用擅长的直驱技术来做车床电主轴,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使加工保持精准、常年保持在8个角秒以内。
四是铣车复合机小型设备。
该机型目前已加入公司的预投产计划,并落实订单。
该机型设计亮点在于采用平台化、模块化设计,具备了从两轴数控车床到十三轴双工作位、双主轴的五轴数控车铣复合不同配置选项,对标德国的Index。
五是KD系列800台面的五轴卧加产品,和德创系列800台面的五轴摇篮型设备,这些是公司本次参展的设备。
六是大型翻板铣设备,目前该机型已和国内飞机制造厂对接,并进行工艺验证,未来可实现国产大飞机批量制造。
公司的设备均提升了齿轮类零件制造能力,此类工艺和加工能力将在未来产生一定的附加值。

6、公司售后人员招聘情况、销售人员和销售网络规划?
答:公司除大连本土外,在北京、东莞、银川、株洲等地都建立了办事处,为保证各办事处人员的稳定性,公司注重对各地本土员工的招聘。
随着培训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公司每推出新机型,便会对生产人员、售前和售后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各岗位人员对五轴产品逐步深入,能够做到高效响应客户需求,提升作业效率。
在销售规划方面,公司坚持售前导入机制,今年开始逐步利用售前服务获得一定的附加值。

7、影响科德产能爬坡的限制因素是什么?
2023和2024年产能规划?
答:产能中的首要要素是制造方式的转变,围绕制造方式,公司产品的自动化程度会更高。
随着产业布局的逐步变化,生产环节对工艺人员的要求、现场人员结构、刀具管控、品质管控发生质的变化。
传统制造方式走向批量化制造方式,零部件性能得到一致性提升。
随着基础零部件质量的提升,装配效率会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扩充产能的过程中,公司对供应链进行了调整,对品牌的选择、供应商的优化、采购费用的协商等,都做了必要的筛选和整合。
产能提升不是简单的资源复制和叠加,而是对企业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
公司认为2023年到2024年,从售前提供前端技术方案到产品交付、设备维护等环节,都将取得质的变化。

8、下游客户变化,未来军品市场和非军市场的占比?
答:2021年新增订单中军品占比70%,军工领域对五轴机器存在刚性需求。
近年来军工国企的占比始终较为稳定,但从2021年新增订单来看,给军工国企配套的民营企业占比有较大的提升。
为满足国家军工企业的需要,公司始终保障产品的交货进度和生产周期,也占据了军工领域的份额。
在其他领域,如机械设备领域增速同样明显(纺织、化工、机床、高铁等)、江浙一带民营企业对五轴机床的需求有明显提升;另外公司在刀具、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出的升级产品有助于更好的服务于民用领域。

9、国内外厂家能做数控系统的较少,公司的数控系统是否不需要其他公司辅助,并且很难仿制?
数控系统的迭代升级是频繁现象,还是逐步摸索升级?
答:公司的数控系统经历多年的研发迭代,通过用户工艺需求的响应积累和优秀的设计架构整合,具有平台化优势,功能逐步完善,应用广泛,不依赖于任何第三方。
对于每一环技术链,都如搭积木的过程,从伺服控制、传感反馈、运动控制总线到五轴运动控制功能算法、PLC逻辑控制,以及HMI、互联互通等完整的技术链,无法被仿制。
由于公司掌握了自主研发可控的技术,所以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对数控系统进行升级。
但工业类产品不会像消费类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频繁,随着制造业产业升级,数控系统的迭代升级是对用户工艺的不断深入理解,创新的工艺技术不断整合,只有将数控系统迭代更新才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10、国产替代过程中,在军品市场的价格竞争?
以及未来市占率规划、市场竞争策略?
答:首先国家支持国产装备供应商的发展,对于能够实现进口替代的产品,国家鼓励优先采购国产机床,公司的主力产品KMC800立式加工中心已经进入军工领域国产高档数控机床供应目录。
其次,公司产品对比进口产品有价格优势,且公司机床上应用的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自主研发,故对于客户而言售前加工和售后服务都比较便利,成本可控。
另外公司针对民用市场设计了德创系列产品,采用国产化零部件装配及加工,性价比高,应用场景广泛。

1、材料的特性对机器要求较高,有没有可能针对较硬的材质开发专属机型?
如果是定制化设备,存量是否较少?
答:公司已经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推出了针对硬质材料的超声加工设备,并在航空航天、高校等用户单位形成了小批量销售。
与合作伙伴研制的电孤与铣削复合加工设备在高温合金加工上也成功实现了高加工效率。

2、从行业领域来看,通用型设备在哪个领域的应用会更广泛?
答:从应用端积累的经验来看,航空航天领域对设备会有更加专业化的要求。
公司在现有的机型平台上,对机床的配置进行定制化增减,以满足客户的专业性需求。
从公司产品端来看,公司应对不同市场会有差异化策略,对于对机床的加工节奏、加工效率、产线配置有需求的汽车、刀具、机械设备等行业,公司也会有针对的进行开发。

3、针对不同客户领域的定制开发,对公司产品的成本占比情况如何?
对同一个通用设备上量是否会形成制约?
如果不具备关键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技术,是否就无法做到机床的自主可控?
答:针对不同领域的加工需求,公司采用平台化设计理念,基础平台加差异化配置满足多种需求。
基于平台化的设计理念,设计、采购、生产制造的效率都大大提高,尤其生产制造环节,都是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生产,然后根据需求排列组合成整机,不会制约产能。
以上的设计理念受益于公司相对完整的技术链、产业链和人才链。
针对极其特殊的专用机型,公司通过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其他重要课题项目,并结合市场需求,研制新产品,解决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
由于公司的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自主研发,所以成本、定价、供货及核心技术均自主可控,不受国外厂商的限制及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明显提升等风险。

4、对于一些对机床精度没有绝对要求的行业,公司产品的优势有哪些?
答:公司拥有两大系列产品,一是面向对加工有着极高要求的航空航天领域的KD系列产品,二是面向民用市场但同样是五轴高端装备的德创系列产品。
如果对机床加工精度、动态性能没有绝对的高要求,公司会发挥性价比高的优势向市场推出德创系列产品。
从供应链端,我们有国内供应商替代进口,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性价比;其次在机床的配置上,可以采用基础化设置,满足加工需求,达到提高加工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合理利用生产场地的目的。

5、与军工行业合作时,生产模式、成本和周期情况如何?
答:公司在生产模式、生产周期及产品成本方面,针对军工和民用领域并没有明显区别。
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工艺流程及用户需求,产品会有差异化设计。
军用和民用领域同型号产品的平均毛利率也基本相当。

6、研发在企业至关重要,开发过程中,研发人员的来源?
人才的稳定性如何?
答:近几年研发人员占比稳定,截至2021年末公司的研发人员占比30%。
公司始终立足于自主培养人才,核心技术人员入职时间均十年以上,核心中层大部分来源于研发团队,由公司自主培养,并获得了长年的经验积累。
从招聘端来看,公司会有针对性的对一流院校应届生、知名企业回流人员进行招聘,匹配公司的数控系统模块、设计模块,对人员进行有侧重的培训和培养。
也会利用专项平台,与高校在合作过程中,创造机遇与桥梁,招聘适合的人员来公司就职。

7、航空航天仍存在部分空白领域未去攻克的原因?
答:客户场景的拓宽需要应用验证的过程。
在产品的广度上,公司的四大通用平台和两大专机平台已经能够满足市场上大部分加工需求。
在产品的深度上,国内发展机床行业的时间短于国外,对加工材质、算法的研究也需要时间去逐步深入。
随着产品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加深,公司会持续对标国外优秀产品,实现技术深耕,并在重视大面积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客户意见和市场策略,关注空白模块。
目前公司针对飞机结构件、飞机起落架、航空发动机升级产品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应用验证。
"

时间:2022-01-14
来源:电话会议,网络会议
简介:科德数控调研详情与投资者问答
正文:

一、公司情况介绍公司董事会秘书朱莉华女士向各位投资者介绍公司股东结构、主营业务、产品等基本情况,重点解读公司优势、2021年经营情况、产能扩张情况。

二、交流问答

1、公司下游客户主要是航空航天、军工这两个领域的,请问是有什么历史性原因促成的吗?
是什么契机公司切入到航空航天、军工领域。
答:公司的控股股东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2000年启动了高档数控系统的研发,励志为国产高端数控机床配套数控系统,2006年研制成功了第一代数控系统,2007年成功推出了GNC60系列数控系统,也就是我们目前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上应用的早期数控系统。
但由于数控系统在推广过程中遇到困难,所以2008年光洋科技全资控股成立科德数控,定位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生产厂商,并全部配套自主研制的数控系统,希望我们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能够在五轴机床上得到应用推广并实现技术上的迭代升级。
2009年科德数控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04专项,先后共承担29项04专项。
项目中的参研单位有很多为航空航天领域用户单位,通过反复的技术交流、应用和改进,使公司的设备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技术升级。
04专项为公司提供了试错平台,推动了公司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产业化。
截至2021年,公司为中航发动机集团、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三十余个主机厂、研究所和生产企业提供过设备。

2、了解到公司整机自主化率已达到85%,那么跟西门子、发那科对比的话,公司的产品下一步还会做哪些提升呢?
答:(1)数控系统方面,公司的数控系统对标西门子840D,从中国机床监督检测中心出具的公司数控系统与西门子840D的对比检测报告来看,在功能上,公司已达到西门子840D的95.85%,可以实现进口替代。
结合公司产品的使用情况和复购率来看,公司的数控系统完全可以匹配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应用需求。
(2)整机产品方面,公司的主力产品五轴立式加工中KMC800SU对标哈默C42机型,在设备性能、机床精度、功能参数等方面与哈默C42基本相当,部分功能参数会优于国外产品。
(3)相比于机床产品的研制,产品应用端的推广也尤为重要。
国外高端数控机床已有过百年的发展历程,应用的行业领域范围更广,时间更长,应用场景更丰富;国内像科德数控这样比较早期进入高端领域的机床厂商,经过20余年的研发、试制、批量投产,已能够将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在航空航天、汽车、磨具、机械设备、刀具等多个行业领域广泛应用。
但在应用的广度和宽度上,比照国外先进品牌,我们还有欠缺,在细分领域,部分设备类型依然存在国内空白。
我们也希望国内用户可以更多的选择国产高端装备,在满足自身加工需求的基础上,也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从技术角度来看,公司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可以实现进口替代的,并在应用端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
但是从应用行业的广度、深度来看,公司产品仍需通过更多的应用场景来优化产品功能,填补国内空白。

3、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生命周期大概是如何变化的?
答:一般来说,传统机床的生命周期在10年左右,受实际运行时间、使用频率、生产环境、维护保养等多种生产使用因素影响,机床的使用寿命也会有所不同。
(1)运行时间。
在机床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客户订单饱和,产能急需扩张,设备高频运行,每天24小时连续作业,那么机床的实际使用寿命可能会少于10年;(2)生产环境。
如果设备使用环境比较好,例如像公司生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恒温恒湿的地下工厂应用,对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各方面均有保障,设备的使用周期也会更长;但如果使用环境欠佳,也会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例如公司的电机产品,在替代德国进口电机的过程中,遇到过因用户单位生产环境不良,导致德国电机水土不服,无法适应生产环境,进而更换为国产电机的情况;整机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生产使用环境不理想,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周期;(3)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国外生产企业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包括设备的运转时间等均有严格标准。
国内用户在对设备维护保养方面未必能达到设备出厂要求,对设备使用周期也会产生影响;(4)公司早期在2013年为航空航天领域客户提供的第一台设备,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公司生产现场使用的自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也作为“工业母机”为五轴机床的关键零部件提供精密加工,运行状况良好。

4、公司在拓展新客户过程中,尤其是三轴联动换五轴联动数控的这些客户中,国内的竞争者多一些还是国外的竞争者多一些?
答:(1)在拓展民用领域客户过程中,遇到国外的竞争对手会更多一些,例如德玛吉、斯达拉格等,公司的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性价比会更高。
在定价上,我们设备的定价是德国、日本设备价格的60%左右;在性能上,公司设备的加工精度、稳定性等已达到国外设备相当水平;在售前售后服务上,公司可以提供免费的售前技术加工,售后端响应速度快,零部件更换成本低、周期短。
(2)与绝大多数国内机床厂商外购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相比,公司研制生产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有自主化率高,成本可控,价格有竞争力的同时还能保持较高毛利水平,且可以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等优势。
整体来说,国内高端数控机床进口替代的市场需求量较大,还需要有更多的机床厂商进入到高端机床领域,共同实现国产高端装备的进口替代。

5、国内有哪些厂商在发展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呢?
答:通过公开信息,我们了解到北京精雕、上海拓璞、国盛智科、浙海德曼、埃弗米等机床厂商均有涉及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领域。

6、公司的机床在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的毛利率上会有差异吗?
答: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公司销售给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的同一类型机床毛利率水平相当,整体上没有明显差异。
(1)定价原则一致。
公司研制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通用设备,在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的定价原则是一致的,部分军工领域设备价格偏高是因为该领域客户对设备会有定制化需求,价格会偏高一些,同样它的成本也会提高,所以毛利率水平整体上还是稳定的;(2)从经销商角度来讲,由于经销商需承担拓展市场的职责,同时会降低公司的销售费用,所以根据经销商的等级,公司会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
由于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技术特性,公司目前仍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
(3)从成本端来看,未来公司产量再上一个台阶时,整体成本更为可控,无论是外协采购,还是生产管理都会降低部分生产成本。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平均毛利率为42.66%,未来公司也会综合考虑原材料价格变化、市场竞争及批量化投产的降本等因素,适当调整产品价格以响应市场变化,但整体毛利率水平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7、从国家支持角度来讲,对“工业母机”的支持主要是税收优惠还是一些其他支持呢?
答:公司自2009年开始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4专项),04专项对公司产品的迅速迭代升级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成立科研项目,搭建设备供应商、用户单位、科研院所等多类型参研单位的研发平台,通过设备厂商研制设备,用户单位应用验证、反复测试以及设备的技术改进,从而促进设备的更新迭代,使设备在真正投入市场前得到明显的提升和完善。
作为高端机床的研制厂商,我们更看重国家在研发项目上给予的支持,同时国家也在地方配套补助资金、税收、贴息等多方面都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

8、芯片短缺问题什么时间可以缓解?
答:目前市场上芯片还是相对短缺,供货周期较长,价格上涨。
公司的产品自身对芯片需求量并不是很大,成本相对可控,并且公司正在积极与国产芯片厂商开展应用验证,争取尽早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推出芯片国产化解决方案。

9、产量和销量的转化情况答:受产品供不应求影响,过往年度公司当期产量和销量数基本相当,期末库存数较少。
2021年7月,公司登陆科创板,获得募集资金用于扩产能,整个下半年产能扩张速度较快,产量较去年同期有明显的增长。
但11月和12月受全国各地疫情影响,设备验收进度收到一定影响,部分原定在年末验收的设备会推迟到一季度完成。
所以2021年度产量会略大于销量。

10、公司未来新产品如何布局?
答:未来在新产品布局上,公司规划有几个重点方向:第一,航空发动机领域,随着航空发动机向速度更高、燃烧温度更高、更大的载荷量方向发展,需要叶片装载方式从镶嵌在叶盘上,发展成核心整体叶盘。
整体叶盘的加工难度较大,目前有瑞士的机型可以做到。
公司提前两年布局了整体叶盘加工机,并申报了相关的国际发明专利,未来会形成量产的机型,以满足航空发动机更新迭代的需求。
第二,小型五轴铣车复合设备。
新一代铣车复合设备是平台化机型,从两轴数控车床演化到双主轴三刀塔设备的五轴数控车床,轴数多而复杂,是在统一平台床体下,完成组合。
该产品未来会面向更多的应用领域,如新能源汽车领域等,提供高度模块化产品,并进一步提高销量。
第三,五轴工具铣磨加工中心,公司的工具磨床设备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完成球头刀、波纹刀等复杂刀具磨削的设备,目前我们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开发产品的新应用平台,演化出带自动化上下料和零件库的小型铣磨复合加工中心。
扩充平台化产品后,可以将不同生产制造需求在同一个平台化下解决,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可实现一人看多机。

1、公司目前扩产能的难点在哪?
答:主要是时间问题。
公司生产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自主化率较高,产品链较长,相关的功能部件均需同步扩产,才能满足整机产能释放。
2021年我们引进了电机自动化产线和银川电主轴生产基地,2022年我们会在机加环节加强力量。
五轴机床零部件加工对工业母机的要求比较高,公司的母机一部分来源是自制,一部分是外采。
自制母机需结合订单合理排产,外采设备的周期也相对较长。
全部齐套后,公司的产能会有显著提升。

2、2021年新增4条自动化产线与五轴机床在生产上有什么区别?
自动化产线的利润率如何?
答:产线合同的核心构成还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有单机成线也有多机组线的。
自动化产线整体是由公司设计,除五轴机床生产外,产线涉及的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工装夹具等通过外购或者外协完成。
自动化产线属于偏定制化产品,受产线配套复杂程度、客户加工需求、预算等因素影响,利润率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公司自制的五轴机床的整体毛利率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

荣大大 - 研投大陆小编辑一个

时间:2021-09-16
来源:电话会议,网络会议
简介:科德数控调研详情与投资者问答
正文:

一、公司董事会秘书介绍公司情况科德数控做为一家机床行业的上市企业,与国际、国内其他一些机床企业有本质区别。
公司的发展路径是先做数控系统,再做数控机床。
在国际上既做数控系统又做数控机床的企业较少,与日本大隈相似。
科德数控产品以高端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主,2018-2020年,公司销售的98%以上的整机产品都是五轴联动机床。
公司优势:1.科德数控是中国国内极少拥有""五轴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完整产业的制造商。
公司完整产业链形成了公司独有的优势。
1)关键功能部件自主可控,不受国外限制。
2)成本可控。
3)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做定制化开发。

2.技术水平对标国际先进产品。
数控系统对标西门子840D,机床对标哈默、斯达拉格等产品。
公司有89项发明专利,其中国际发明6项。
正在申请的专利有20余项。
承担了29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其中3项做为牵头单位,其余26项属于参研单位。
承担其他8项国家课题。
公司注重实战。
从客户持续采购情况可以看到,公司产品与国际先进产品在同一工况、同一技术要求下,能够满足客户高端加工需求。

3.服务优势。
售前技术支撑,快速为客户制定适合的加工工艺方案并进行样件加工,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通过交钥匙工程来促成销售订单,与客户建立稳定、长久的合作关系。
售后服务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收费合理。

4.产品布局基本完成。
四大通用平台(立加、卧加、卧式铣车复合、龙门)、两大专机平台(叶片机、工具磨)。
高中搭配布局:上述产品是高端KD系列,公司又推出中端德创系列。
德创系列主要选用国产优秀基础部件,能够满足五轴设备需求,也能提高国内基础部件生产厂商水平。

5.下游客户布局基本完成。
航天航空和军工是公司最大的客户领域。
航空包括中航发动机、中航工业两大集团,中航发动机下面的主机厂都有公司产品;中航工业下面的研究所和生产企业也有我公司产品。
航天包括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
军工领域包括电科集团、中核工业、中船重工等都是公司客户。
汽车领域主要针对附加值比较高的汽车发动机等。
如在广西玉柴做了国五换国六产线;在江苏有很多客户做发动机涡轮增压器。
由于新能源汽车领进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我们也很关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态,在整机方面,公司准备了加工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的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在功能部件方面,公司的电机产品与新能源汽车部件、电池厂商有合作。
在刀具领域,全球刀具市场向中国市场转移,公司推出五轴工具磨床,目前株洲钻石是我们刀具领域最大的一个客户,现场46台五轴工具磨床组成了完整的刀具加工生产线。

二、交流部分1.问:功能部件是促成机床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是否存在""卡脖子""的功能部件,是否会对公司造成影响?
答:目前公司关键功能部件均为自主研发,如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电主轴、转台、传感器、电机等,并已应用在产品上。
其他基础部件,如导轨、轴承、丝杠及光栅尺等,虽然公司没有自制,但已与国内合作伙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且在公司部分产品上已经应用了国产部件,且达到了预期效果。

2.问:是什么样的契机促使公司实现五轴数控机床自主研制?
答:(1)公司发展历史可追溯于股东光洋科技集团,自1993年光洋成立起,开始涉足工业自动化领域,其主要客户为日本三洋、东芝、德国因代克斯等。
多年的研制经验解决了数控系统中重要的电控部分的中可靠性、成熟度等问题,奠定了电控部分的基础条件。
(2)2000年光洋决定向高端领域迈进,开始了数控系统的研发。
(3)2007年现科德数控总经理陈虎博士加入光洋集团,带领团队,完成了高档数控系统的研发工作。
公司各类数控机床、机器人或其他控制产品等,均通过这一套数控系统完成控制。
在国际上,只有西门子及少数巨头企业的产品可以做到这一点。
(4)为了解决国产数控系统推广应用难的问题,2008年成立科德数控主要进行整机装配,通过整机验证平台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的可靠性,并提升技术能力。
(5)2009年国家推出04重大专项,公司的基础研发得到支持,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同时国家重大专项给了公司重要的平台和高端客户建立合作,并得到试错、改进的机遇。
公司产品在航天领域磨合了三年,性能、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上得到大幅提升,产品得到认可和应用,这也为公司走向民用市场夯实了基础。

3.问:公司的扩产方向主要是围绕数控系统、整机、还是功能部件?
答:公司扩产前,如2019年-2020年,机床年产在100台左右,扩产的因素复杂,涉及场地、设备、人员、外协和资金等。
(1)场地:公司已于2020年完成搬迁工作,由1万平扩展到4万平,解决了场地建设问题。
(2)设备:公司对厂房进行恒温恒湿管控,保障设备平稳高效运行。
引进贴片机以及电机自动化及半自动化产线得到应用,部分部件和整机已具备扩产条件。
(3)人员:公司2021年上半年照比2020年增加21%的生产人员,经过专业化培训后,结合作业指导书,上岗人员具备了独立生产、安装、调试的能力。
(4)外协:首先公司在银川设立电主轴生产基地,目前产量10根/月,计划明年产量20根/月,这样和大连产能齐头并进共同加工生产。
另外公司已经精选外协供应商并确定了长期合作伙伴。
(5)资金:公司会采用各种方式筹措资金,力争按原募投项目在2024-2025年达产年实现500台整机产能。

4.问:中国机床行业企业分布相对比较分散,未来行业是否会出现几家独大的情况?
答:中国机床领域,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动,国内民营企业快速崛起。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未来中国机床领域由中低端向高端领域转型趋势明显,公司认为未来会高端机床企业集中度会越来越高。

5.问:公司研发人才主要是内部培养还是从外部挖掘?
答:公司研发团队分通用技术研究院和机床产品设计院两部分。
(1)通用技术研发(系统、驱动、电机、传感等)不但可以应用到机床行业,还可以应用到工业自动化、机械、半导体等领域。
这部分研发人员公司主要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人才,如东北大学、哈东大、大连理工等东北地区高等院校。
(2)机床相关的产品研发(功能部件、整机)人员,公司除了从高校选择外,也会从同行业吸收一些精英。
也有国外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公司会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合公司的研发人员,会把已形成的研发成果固化起来,强调体系化作战。

6.问:公司的功能部件未来会单独出售么?
答:公司一直坚持在做功能部件销售,每年约10%的收入是数控系统及电机等功能部件。
这部分零部件是通用产品,除了机床行业,在其他机械、半导体、军工等领域市场容量也非常巨大。
从公司现有客户数量来看,其他行业多于机床行业。
希望以电机做牵引,辐射到工业控制、机器人、军工等领域。
未来新能源汽车会广泛使用电机产品,公司率先做电机的扩产准备,已经购入了电机自动化生产线。
未来期望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销售占比与整机各占一半。

7.问:公司员工激励机制?
答:日常以绩效考核进行人员管理与激励。
公司上市前预留了员工持股平台,陆续会把这一块做为核心员工激励方案。
资管计划也有核心员工参与。
公司会采用各种形式的股权激励计划使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息息相关,公司越做越大,员工收益会越来越多。

8.问:国企、央企会有一些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么?
会有公司主动来找公司做设备采购么?
答:机床本身就是一个充分竞争、充分市场化的行业,不论何种政策环境下,最终都是依靠以产品质量和性价比来取胜。
公司始终坚持市场化发展,坚定踏实的做出好的产品,来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最终要实现为客户创造价值。

9.问:公司为什么会进入电机行业,是因为公司制造机床,在这方面有优势,还是因为符合公司战略?
答:公司做高档数控机床,前期国产电机很难满足高档机床的性能要求,进口电机价格高,在技术满足整机需求上也存在障碍,因此公司自行开展研制。
从市场端来看,电机的其他行业需求包括自动化、系能源汽车、机械、军工远大于机床行业,应用领域非常广,公司为此也在积极扩产与开拓市场。

10.问:公司销售给株洲钻石的磨床与科德主营的主流五轴产品有何区别?
答:五轴工具磨床也属于五轴机床,是专门用于刀具加工的。

11.问:给军工、汽车等客户提供的产品是什么形式,单机还是产线?
答:原来以单机为主,陆续也有了产线的订单。
自动化产线在国内会有逐渐推广的趋势,公司希望有这样的机会为越来越多的领域提供产线方案,做自动化产线附加值相对较高。

12.问:做产线除了提供五轴设备,还提供什么?
毛利率相比设备是否有不同?
答:产线的全套解决方案都是交给公司来做的。
公司产线可以提供工装夹具、软件、管控系统等。
毛利率根据具体产线的具体情况而定。
"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