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诺U【近期调研与投资者问答】

已邀请:
时间:2022-12-05
来源:业绩说明会,电话会议
简介:康希诺调研详情,调研纪要,投资者问答
正文:

1、公司四价脑膜炎多糖结合疫苗MCV4的竞争优势?
公司的MCV4曼海欣?在今年6月底获得批签发后,快速推进市场准入工作,目前已完成27个省市的准入。曼海欣?是中国独家产品,进度领先国内竞争对手约两到三年,公司希望能够利用这个期间,提高产品的渗透率。该产品的优势主要有:第一,从免疫应答的角度上来讲,结合疫苗尤其对于年龄较小(2岁以下)的孩子会更加有益;第二,产品保护血清型的范围是国内目前的最佳保护方案;第三,采用CRM197载体,安全性更高,临床试验显示出非常好的免疫原性。未来会做大量的学术推广以及必要的营销工作,加速推进市场占有率。

2、吸入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如何应对新冠病毒变异?公司开发的针对变异株的吸入用二价疫苗的进展情况?
从已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使用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克威莎?雾优?序贯加强,所能够激发的中和抗体的水平,相较比于其他技术路线的产品有比较大的优势。具体可以见于今年10月5日在传染病领域期刊《新兴微生物与感染》发表的学术论文。

从国内现有的已获批产品来看,这款产品虽然是针对原始株开发,但其所激发的中和抗体水平依然较高。同时在安全性方面,其整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三级不良反应,即发烧38度以上,从吸入剂型在之前所积累的数据可以看到,整体上发生率仅约为3‰左右。而且从临床试验数据中看到,将吸入剂型作为加强针接种之后,持续6个月之后的抗体水平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是接种灭活疫苗加强针之后28天峰值的很多倍,优势明显,我们也将继续收集免疫持久力相关数据,并择机公布。

吸入用二价新冠疫苗(原始株+Omicron株)的序贯设计临床试验已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www.chictr.org.cn)披露,登记号为ChiCTR2200063996,该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入组,目前尚在分析阶段,公司会和监管机构保持沟通。

3、吸入用新冠疫苗的国内外商业化进程?
公司的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克威莎?雾优?已在国内获批作为加强针被纳入紧急使用,公司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进该产品的接种培训和市场投放工作,民众也陆续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预约及接种该款全球创新产品,目前部分省市,如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新疆、海南等都开展了预约工作及接种工作,其他省市的接种也在陆续开放中。吸入用新冠疫苗已公开的接种点数量超过1000个,其商业化进程正在推进,大家可关注各地疾控进一步的官方信息发布。

海外方面,吸入用新冠疫苗在摩洛哥已经获批作为加强针使用;马来西亚的吸入用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入组,目前尚在分析阶段,其他一些国家也在推进过程当中。同时,公司也在和WHO沟通,以团结试验的形式去进一步推进产品的试验研究,以保持持续竞争力。

4、吸入用新冠疫苗是否可以作为“第四针”加强使用?
国家当前免疫策略的指导原则为,各类人群仅需接种1剂次同源加强免疫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公司也开展了在接种完成三针灭活新冠疫苗的人群中,序贯加强一针肌肉注射剂型克威莎?或者吸入剂型雾优?的临床试验,现阶段已获得必要数据,并保持和监管机构的持续沟通。未来公司会择机公布相应数据,请大家未来关注公司的信息发布。

5、十三价肺炎结合疫苗PCV13i的临床进展及竞争优势?公司的PCV13i处于III期临床阶段,18月龄接种已全部完成,部分血清已送中检院检测,目前在按照预期推进相关进度。关于竞争优势,首先,从整体研发来讲,在临床前的动物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看到,十三价肺炎疫苗至少有4个血清型优于辉瑞的产品。公司在研发过程中考虑了载体蛋白的选择,并且对于不同的血清型和载体蛋白之间的结合效率也做了相应尝试,结合效率更高。同时对于载体蛋白的选择,也为公司未来能够进一步探索与其他疫苗产品的共注射提供可能性。从商业化端来看,该产品也不仅仅针对于国内市场,国外市场也有需求缺口,未来也是国际化的定位。

6、公司组分百白破的技术优势和研发进度?
主要优势在于这个产品做的组分表达,是目前国内共纯化技术的下一代的产品。从长远上来讲,对于成本控制以及整体生产工艺方面的保证的可能性也更大。同时组分百白破产品确实很难开发,全行业都在面对共同的技术攻关。公司预计2023年会启动婴幼儿组分百白破疫苗及组分百白破4-6岁加强针的Ⅲ期的临床试验。

7、新冠mRNA疫苗的临床进展及申报预期?
目前在Ⅱ期的临床试验阶段,已经完成了成人组18到59岁整体受试者的入组,目前在做持久性的观察及数据分析。同时,目前正在国内开展接种过三针灭活疫苗后接种一针mRNA作为序贯加强的临床试验,入组工作已完成,目前数据持续收集分析阶段。未来会将空白人群中的Ⅰ、Ⅱ期的临床数据以及序贯数据提供给监管部门做进一步沟通。

8、疫苗涉及公共卫生事业,公司如何考量与布置相关ESG事项?同时如何考虑未来的国际化战略?
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将助力构建有效的免疫屏障。公司始终践行“为全球提供创新、优质、可及的疫苗”的使命,用产品赋能社会,同时紧跟国家的脚步,协助多国构建免疫屏障,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和疫苗的公平分配做出积极贡献。

公司未来将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公司海外品牌知名度,推动公司国际化战略,以实现中国、东南亚、拉美、欧洲、中东和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覆盖,不断加速实现疫苗产品的全球覆盖,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时间:2022-11-04
来源:电话会议
简介:康希诺调研详情,调研纪要,投资者问答
正文:

1、 公司简要介绍2022三季度业绩情况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为7.07亿元,同比下降约77.08%,主要系新冠疫苗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及产品价格调整所致。2022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74亿元,同比下降135.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约为-5.83亿元,同比下降145.70%,主要系新冠疫苗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产品价格调整,及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所致。

2022年以来,国内外新冠疫苗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新冠疫苗需求量较2021年呈大幅下降趋势,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增速放缓,且部分地区呈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基于上述原因,并根据未来使用计划,本集团对存在减值迹象的新冠疫苗相关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2022年1-9月,对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52,617.59万元。

业务进展方面,公司的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克威莎?雾优?已作为加强针被纳入紧急使用,公司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进该产品的接种培训和市场投放工作,民众也陆续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预约及接种该款全球创新产品。同时,二价(原始株+BA.1)吸入用新冠疫苗也正在国内进行序贯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入组;海外正在马来西亚进行吸入用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目前已入组近500人。mRNA新冠疫苗的研发按计划推进,目前处于II期临床阶段,成人组已完成入组;并已启动“3+1”序贯临床试验。同时,公司正在上海临港建设mRNA生产基地,一期项目设计产能1亿剂,预计在今年年底进行验证调试。

我们同时希望市场回归对公司非新冠业务的关注。商业化端,公司中国首创的高端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曼海欣?在6月底获得批签发后,快速推进市场准入工作,目前已完成24个省市的准入,以及近800个区县及不设县的市的开户,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重点区域的全部覆盖。研发端,PCV13i的第四针接种已完成,部分组别基础血清已送中检院检测,预计明年年底前启动Pre-NDA的工作。PBPV的Ib期临床正在履行遗传办的必要程序,完成后会尽快启动临床试验。婴幼儿组分百白破疫苗预计明年启动三期临床试验。青少年及成人组分百白破疫苗 Tdcp 已提交Pre-IND,等待CDE反馈。

2、2022年1-9月,公司存货计提5.26亿元的减值损失,其具体构成?未来是否有转回的可能?第四季度减值损失增加的可能及金额?
5.26亿元的减值损失,其中原材料及周转材料等合计约2亿元,在产品和产成品合计约3.1亿元左右,委托加工物资在千万量级。减值测试的执行按照一贯性原则执行,以销售预测、计划、目前成本、消耗水平来做减值测试,因减值都是根据存货的效期和排产计划审慎计提的,除非市场需求端与预计的未来使用计划出现非常大的变化,否则冲回的概率不大。关于第四季度计提减值的预计,需要根据国内免疫策略更新及海内外需求情况等以做进一步判断,暂无法做精确预计。

3、吸入用新冠疫苗目前的商业化推进情况?成本及定价?吸入用新冠疫苗作为加强针获得紧急使用后,我们很快和相关部委履行后续的程序,包括定价事项、具体疾控中心(CDC)/疫苗接种点(POV)的对接工作等。10月9号,卫健委进行了全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视频培训会,开始给各地疾控做培训,包括整体规范操作等。目前部分省市,如贵州、新疆、上海、江苏等都开展了预约工作及接种工作,各个省在完成必要工作及程序后,会要求公司发货,以支持各地吸入工作的开展。目前国家尚未颁布第二针加强针的接种策略,基于目前第一针加强针的接种情况,现阶段吸入用新冠疫苗的需求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现阶段仍处于第一针加强针接种的阶段,定价模式及成本测算并不具有参考性或指导意义,现阶段更重要的是可以尽快推动该产品的商业化及收集真实世界使用数据。

4、公司中国首创的高端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CV4曼海欣?于第三季度正式开始商业化并贡献收入,带来了多少销售收入?国内外商业化进展及预期?
进入三季度以来,全国多地存在封控和静默的情况,对于全行业都有影响,尤其对于我们这样处于商业化起步阶段的公司,人员是新的,整体机制是新的,整体商业化模式上也在探索,所以挑战也更大。CDC/POV精力也会被疫情防控占用,线下活动很多无法进行,整体对于开户和准入有比较大的影响。虽然有这么多困难,但我们仍有一些积极的数字可以分享,目前已完成24个省市准入、近800个区县及不设县的市的开户,明年一季度争取完成重点区域的全部覆盖。

第三季度销售收入大部分来自于MCV4的贡献,其他部分收入来自肌肉注射剂型新冠疫苗,吸入用新冠疫苗还没反映在第三季度中。

5、公司研发管线中的组分百白破疫苗和十三价肺炎结合疫苗PCV13i开发进度如何?
公司这两年整体资源、人员、研发投入非新冠疫苗的占比会越来越高,婴幼儿组分百白破疫苗预计明年启动三期临床试验;青少年及成人百白破疫苗现处于pre-IND阶段,后续如得到反馈,会正式提交IND;组分百白破为核心的联苗计划,也是未来研发重点。PCV13i的加强针接种已完成,部分组别血清已送中检院检测,预计明年年底前启动Pre-NDA的工作,同时我们也在做更多价的肺炎结合苗的开发。PBPV的Ib期临床正在履行遗传办的必要程序,完成后会尽快启动临床试验。希望投资人对非新冠产品看得更多更远,公司目前也在做整体长期战略规划,包括对于后续产品管线的策略和定位会更加清晰。

6、吸入用新冠疫苗雾化设备成本大概多少钱,每个接种点如何配置?
不便披露成本数据,信息比较敏感。各个点需要的吸入设备台数,目前至少是一台,也要看需求。比如新疆,对医护人员集中大量接种,短期内需要接种到一定数量,他们对接种台数密度会要求比较多。一般是配两台备一台,如果需求大会多一些。

7、mRNA新冠疫苗预期上市时间和定价如何?
mRNA新冠疫苗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成人组已经完成全部入组,在进行安全性观察,采血分析正在进行中。从临床前数据可以看到其对Omicron有很好的交叉中和效应,临床初步数据来看,其数据表现符合预期,希望在今年年底前把数据分享给大家。未来获批的可能性还是要看一下附条件上市/紧急使用批准的情况。在获得I、II期数据之后,我们会启动跟国家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评估获批使用的可能性。同时,公司也在针对新的流行株进行开发。

新冠疫苗在国内是由政府定价和采购的疫苗,目前的定价机制没有改变,由医保牵头,跟医保谈判定价,mRNA新冠疫苗还没有到这个阶段。定价是根据企业成本、同类产品定价、数据表现等多种因素而定,不是所有疫苗价格都一样。

8、FDA已经把新冠疫苗纳入2023年常规免疫规划的一部分,预期会像流感疫苗,所以未来新冠疫苗有潜力像流感疫苗成为非免疫规划的自费疫苗吗?如果每年更新流行毒株,现有吸入平台/mRNA平台的研发速度是否更有优势?
对于新冠疫苗,是由国家来支付,跟流感这种自费支付方式不同。如果真的流感化之后,不排除成为非免疫规划疫苗的可能。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外对于新冠疫苗进行市场化定价,以及可能提价的预期,对我们来说,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可能带来积极影响。

疫苗的上市不仅取决于研发本身的速度,技术平台的建立和生产研发周期同样是考虑维度,同时还要看审批的速度。海外原始株+BA.4/5的双价已经获批,其临床是基于BA.1的数据,但是获批的是BA.4/5,未来也需要进一步关注国内审批的趋势。就开发速度而言,各个技术平台研发速度有些许差异,比如利用mRNA技术,生产和序列获得速度相对会更快一些,技术平台上做新的开发更容易一些。现在整体研发趋势不仅是跟随变异株,也更偏向多价或者通用型疫苗,未来研发上这两个方向是更受关注的,但同时不同疫苗的交叉保护效果也是不同的,还是要看具体的数据表现,比如我们吸入用新冠疫苗的毒株虽然是原始株,但是对Omicron的交叉保护表现还是不错的。
时间:2022-10-10
来源:业绩说明会,电话会议
简介:康希诺调研详情,调研纪要,投资者问答
正文:

1、两款脑膜炎产品的市场准入情况及未来销售指引?
公司的脑膜炎产品二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CV2美奈喜?
和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CV4曼海欣?
分别于2021年6月、12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品注册证书》,之后公司陆续开展市场准入相关工作,目前均已完成了超20个省的准入,并陆续在各省开展接种工作,为流脑的防护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公司的商业化团队将持续推进流脑结合疫苗的专业化学术推广和商业化进程,其中MCV4是销售工作的重点,因为该款疫苗在国内是独家产品,极具竞争优势,我们将从重点地区铺开,逐步提升该款产品的市场渗透率。
对于MCV4的国际化进程,公司将对海外目标市场的人口、流行病学特点、脑膜炎峰值销量进行预估并制定具体策略,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及监管机构开展海外临床方案、注册程序的讨论与制定。

2、公司商业化团队建设情况,以及是否有扩张计划?
目前,公司商业化团队约400人左右,其中销售团队近300人左右,招募的人员行业经验丰富,同时会由专业推广商团队进一步加深市场覆盖。
目前团队体系完备,充分考量了公司现有商业化产品的销售计划,暂无进一步大规模扩张自有销售团队的计划。
未来,公司将会视新商业化产品上市情况,择机考虑团队规模扩张。

3、吸入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已获批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预计民众何时可在接种点进行吸入?
基于新冠病毒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的传播途径,公司开发出全球首款采用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的新冠疫苗克威莎?
雾优?
,高效激发黏膜免疫,在人体呼吸道建立起第一道防线。
现已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
公司的吸入用新冠疫苗的接种仍需在接种点进行,区别于传统疫苗,其不再通过上臂针刺,而是使用定制化的机器设备将疫苗制剂雾化,接种者通过口腔进行吸入。
公司对该款疫苗的大规模使用进行了相应准备,包括设备、耗材以及对接种点医护人员的操作规程和培训等,因不同于传统疫苗,其实际使用需要一定的流程及时间,公司正在加速推进相关工作,以期进一步推进国内接种。

4、新冠疫苗获准紧急使用和附条件上市的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二十条之规定,出现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其他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紧急事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需要提出紧急使用疫苗的建议,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论证同意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紧急使用。
附条件上市申请依据为《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中"第六十三条药物临床试验期间,符合以下情形的药品,可以申请附条件批准:

(三)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需的疫苗或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定急需的其他疫苗,经评估获益大于风险的。
"5、除新冠疫苗外,哪些疫苗可以运用公司的吸入给药方式的平台技术?
就吸入给药方式的研发,公司已潜心研究多年,最早应用于结核病加强疫苗的开发。
这次通过吸入用新冠疫苗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探索了该技术平台对激发黏膜免疫和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作用。
其他预防通过呼吸道传播病毒的疫苗,比如肺炎、结核病、带状疱疹等,理论上也可以尝试研发吸入剂型,该技术具有平台效应。

6、mRNA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和上市预期?
公司的mRNA新冠疫苗已进入临床II期试验阶段,该产品通过序列设计,选择病毒的突变位点进行开发,针对现有变异株具有一定的广谱性,目前已收到的部分数据表现还是比较符合公司预期的。
待I期及II期临床试验取得初步数据后,公司届时将视新冠疫苗的海内外免疫策略、注册使用要求、市场竞争情况等,进行后续策略的制定。

7、公司的PCV13i疫苗的研发进展?
公司的PCV13i十三价肺炎多糖结合疫苗采用多糖抗原与蛋白载体共价结合的方式,多糖抗原连接载体蛋白后,多糖可以转化为T细胞依赖性抗原,不仅可以在2岁以下婴幼儿体内诱导出很高的特异性抗体水平,还可以产生记忆性B细胞,产生免疫记忆。
同时,公司采用CRM197与TT的双载体技术,可减少与其他疫苗共注射时对免疫原性造成的免疫抑制,区别于已上市的竞品。
公司PCV13i疫苗的III期临床试验目前推进顺利,预计2022年底前完成全部临床现场工作。

8、关于2022年三季度末存货减值的预计情况?
2022年半年度末,公司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谨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存货计提减值约9819万元。
关于未来可能的减值情况,公司将会于报告期末,结合届时需求端的具体情况做进一步判断,虽然公司的吸入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已获批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但如果需求端仍承压,则仍面临一定的存货减值压力和跌价风险。

9、《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于2022年9月16日在线刊文《观点:充满信心接种疫苗,走出疫情》(Perspectives:VaccinatewithConfidenceandFinishStrong),文章提到,基于疫苗能够提供的保护时效等新证据,适时开展第二剂加强针的接种几乎是肯定的。
对此,公司如何看待?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发布的关于加强针接种的数据,截至9月28日,全国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7140.8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亿713万人。
持续跟踪数据也可以看到,近期加强免疫的速度趋缓,已经到了长尾阶段。
病毒持续变异,海外疫情加重,部分国家针对重点人群已经开始进行第四针(第二剂加强针)的接种。
我国与海外情况不同,目前疫情偶发,能够及时控制,没有较大规模的扩散。
未来接种策略的更新,还是要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国家整体战略,以相关部门的官宣为准。
时间:2022-08-03
来源:电话会议
简介:康希诺调研详情,调研纪要,投资者问答
正文:

1、公司与辉瑞终止MCV4推广合作后,产品目前的商业化情况?
经友好协商,公司与辉瑞终止了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CRM197载体)-MCV4曼海欣?
的推广合作后,工作交接顺利。
6月29日,曼海欣?
首批产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生物制品批签发证明》,正式在国内上市销售,同时公司会进一步推进各个省的准入及相关工作,商业化进程如期推进。
海外市场方面,我们已启动相关工作,与当地药监和合作伙伴开展了接洽的工作,评估目标市场的准入及商业化可行性。

2、公司是否拟进一步扩大销售团队?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商业化团队约400人左右,其中销售团队近300人左右,招募的人员行业经验丰富,现在团队体系完备,在充分考量了费用与收入比的基础上建立最优性价比的配置,暂无进一步大规模扩张的计划,公司会考虑建立适用于公司现阶段发展的推广体系,以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的实现。

3、公司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克威莎?
的国内外需求情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发布,截至7月20日,全国已完成全程接种126,438.5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9,734.6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4,343.4万人。
持续跟踪数据也可以看到,近期加强免疫的速度趋缓,已经到了长尾阶段。
病毒持续变异,海外疫情加重,部分国家针对重点人群已经开始进行第四针的接种。
我国疫情虽有偶发,但整体稳定控制,因此何时开展第四针的接种、具体接种策略等,还是要以国家相关部门的官宣为准。
我们也已开展接种三针灭活疫苗的人群中序贯加强第四针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为未来免疫策略的更新提供进一步的数据支持。
海外新冠疫苗的竞争非常激烈,甚至部分地区供大于求,我们也能看到海外疫苗过期作废的新闻,目前公司仍在积极推进更多订单落地的可能性。
同时,公司拟在海外筹划开展不同免疫策略、扩展年龄层等相关临床试验,以期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4、吸入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大规模序贯加强临床的开展情况?
数据表现如何?
未来获批预期?
早在今年5月,《柳叶刀》上已经发表了吸入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序贯加强相关临床的研究结果。
在安全性方面,序贯加强吸入用新冠疫苗,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灭活疫苗同源加强;在免疫原性方面,以吸入用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28天后,两个剂量组针对原始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分别是灭活同源加强组的18.4-26.4倍;同时,序贯加强吸入用新冠疫苗对Delta突变株也具有高水平的交叉保护,中和抗体水平是灭活疫苗的18.1-24倍。
正在进行的上万人的吸入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序贯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桥接试验,我们目前收集到的数据表现和过往收集到的临床数据表现基本相当。
同时,我们还看到吸入序贯对奥密克戎毒株的交叉中和保护效果的数据也是比较好的。
夯实的临床数据使公司对该款产品的竞争力充满信心,对其大规模使用公司也进行了相应准备,不止是雾化设备和耗材,还有未来对接种点医护人员的操作规程和培训等。

5、公司针对Omicron毒株的疫苗研发进展?
对当前流行的BA.4和BA.5的保护效果如何?
目前公司尚未开展基于Omicron毒株开发的疫苗的临床试验,之前开发的版本非针对BA.4和BA.5的,因为毒种构建的阶段,其还没有成为流行株。
鉴于BA.4和BA.5刚刚于我国开始流行,公司后期正在协调相关资源,以评价现有疫苗对该毒株的交叉中和效果。
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依然是研发进度赶不上变异速度的,且随着毒株的突变,免疫逃逸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近期,呼吁广谱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及激发粘膜免疫疫苗研发的声音愈发强烈。
公司提前布局了可以激发粘膜免疫的吸入剂型的开发,同时我们也在探索二价疫苗的开发,不仅限于腺病毒载体技术平台,也在基于mRNA技术平台进行候选疫苗的开发。

6、mRNA新冠疫苗临床进展情况?
产能建设情况?
公司的mRNA新冠疫苗已经进入临床II期阶段,当前推进进度符合预期,未来会根据疫情情况、国家免疫策略、评审机制等,进行下一阶段工作的规划,同时评估及讨论临床III期的可行性及具体临床方案。
公司也是通过mRNA新冠疫苗的这个产品验证公司的mRNA技术平台,加速推进基于mRNA技术的其他产品的研发。
公司正在上海临港建设mRNA产业化基地,首期规划产能为1亿剂。

7、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发行、回购等相关授权的议案,预计何时开始进行发行或回购?
公司目前正在实施A股回购计划,具体方案已披露,拟以1.5-3亿元,自2022年1月23日至2023年1月22日期间以集中竞价方式进行回购。
公司于2022年6月29日召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2022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及2022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A股、H股和发行A股及/或H股的一般性授权。
该议案的通过不代表公司一定会或者立即实施任何回购/发行,具体方案需要视未来市场状态、融资需求及战略规划等进一步论证。
如有相关进展,公司将以公告的形式第一时间发布。

8、对于新冠疫苗相关的研发支出,公司是否有资本化的处理?
对新冠疫苗相关资产是否有减值的计提?
根据公司的研发会计政策,对于研究阶段支出及开发阶段支出有明确的划分,开发阶段满足相应的条件方可予以资本化(具体请见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
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为全球创新产品,属于一类生物制品,出于会计政策执行一致性的考量及审慎性考虑,公司对新冠疫苗相关的研发支出均采用费用化处理,未进行资本化处理。
公司在执行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对于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及长期资产减值均有明确的规定(具体请见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对相关资产的会计处理会按照该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审慎执行。
同时,公司也注意到,辉瑞在其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结果中也有公布,其计提了约4.5亿美元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新冠肺炎相关产品的存货减值。
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增速的逐渐放缓,给行业相关企业的整体运营带来更大的挑战。

时间:2022-05-06
来源:电话会议
简介:康希诺调研详情与投资者问答
正文:



1、公司简要介绍2022一季度业绩情况面对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的增速放缓和市场供需情况的调整,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年度营业收入约人民币4.99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人民币1.21亿元。
公司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克威莎于今年2月获得国内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批准;同时,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均已获批用于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此外,公司于3月初获得了WHO的GMP认证,目前正在进行将克威莎纳入WHO紧急使用清单的后续审核流程。
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目前正在推进大规模人群中的安全性、免疫原性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已初步获得,免疫原性的采血分析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
2022年4月初,公司在研产品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是对现有变异株有保护效果的新一代疫苗。
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该款疫苗可以诱导出针对多种WHO认定的重要变异株的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与以原型株为基础开发的新冠疫苗相比广谱性更强,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机体免受现有变异株的感染。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mRNA研发与产业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公司处于临床阶段的常规疫苗候选产品包括13价肺炎结合疫苗(PCV13i)、组分百白破(DTcP)疫苗组合及重组肺炎球菌蛋白疫苗(PBPV),目前PCV13i处于三期临床阶段,其他相关产品的下一阶段的临床试验正在积极筹备中。
公司会全力推进在研管线的进度,加速国际化和商业化进程,为两款脑膜炎疫苗产品和后续其他疫苗品种的商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2、一季度收入国内外构成情况?
答:一季度主要的收入还是来自于新冠疫苗的销售;MCV2贡献的收入比较少;MCV4由于是去年年底获得新药证书的,后面安排生产、内部检测放行及批签发的时间大概需要6个月,因此预计在三季度才会开始贡献收入。
新冠疫苗收入中,随着国内序贯加强的实施,多半来源于国内。

3、目前国内序贯加强的推进情况?
答:根据联防联控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18日,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3265.9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2542.6万人;截至4月27日,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4859.6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2955.8万人。
因此,能够计算出4月18日至27日区间内,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占完成加强免疫接种人数的26%,已经比国家刚开始实施序贯加强时的占比有所上升。
因为各个省的进度不同,一些省份也受疫情影响,开展序贯加强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同时在国家层面,序贯和同源加强是平行进行的,序贯加强在基层接种人员及民众中的教育、培训和数据沟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推进。

4、国内疫情对公司生产、临床和发货是否产生影响?
答:公司的产能主要位于天津、上海两地,疫情期间都有相关统筹安排。
面对上海疫情,上药康希诺一些人员直接吃住在厂里,未对厂区的整体运营造成重大影响。
临床上,我们开展的PCV13i三期临床整体进度没有重大延误。
关于疫情对于疫苗供应的影响,在初期对于发运有一定影响,但是后续国家层面也有相应的政策指引,公司都会按照各省市的要求提前办理必要的通行证,保障及时发运;除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外,基本都已恢复。

5、公司肌肉注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申请纳入WHO紧急使用清单的进度如何?
海外订单情况?
答:公司已在3月得到了WHO的GMP认证,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SAGE)会议已在4月顺利召开,目前未得到负面反馈,仍在保持沟通并履行必要的流程中。
EUL的纳入对海外新订单的执行及获得会有一定影响,目前EUL的审核也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我们也在和海外多国进行沟通,包括我们已获得准入、进行供应的国家和其他国家,相信在EUL获得后我们可以有新订单的落地。
但新冠疫苗的国际市场仍面临着不确定性,各新冠疫苗生产商的产能逐步释放,需求降低,竞争加剧,但我们一针有效和2-8度储运等优势依然使我们有独特的竞争力。

6、公司13价肺炎结合疫苗临床进度及上市预期?
如何看待未来的竞争格局和定价?
答:公司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仍在持续推进,预计今年能够完成临床试验,后面仍需要根据中检院血清检测进度和数据整理等的具体情况提交最终的药品注册申请,如果我们于明年顺利提交NDA,获批时间最快可能会是2024年下半年。
13价肺炎结合疫苗是大品种,除去已上市的3家产品外,我们是进度最快的,同时从HPV的市场竞争格局可以看到,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市场教育之后,后入也有其优势,也会继续打开相应的市场份额。
定价方面我们肯定会参考同类型产品的价格和市场的支付能力,届时去开展商业化的工作。

7、公司mRNA新冠疫苗的临床设计?
产品优势是什么?
答:目前mRNA的I&II期临床都拟在空白人群中开展,I期主要验证安全性,预计入组100人左右。
II期去看剂量、初步免疫原性,预计入组300人左右。
三期临床是否还需要在大规模空白人群中开展效力研究,届时也要根据疫情情况、最新临床指导政策,和药监沟通。
从该产品的研发上来看,目前我们属于第二梯队,但对于该产品的开发,我们一直也强调更重要的意义是验证平台技术,为未来mRNA其他产品奠定基础。
大家关心的知识产权的来源上,部分技术我们是做了引进,也是选择了更清晰的技术路线,这样也是为了少走弯路。

8、公司针对Omicron毒株的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度?
答:我们目前也在做针对Omicron毒株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发和临床申报,但还要动态观察病毒变异的情况。
临床方案上,I、II期开展一般需要2-3个月,III期是可以做加强的临床试验设计的,因为我们是在已获得附条件上市批准的产品上更换毒株做开发,可以开展免疫桥接试验,这种临床方案设计的样本量一般不大,几百人就够了,同时理论上也不需要去疫区开展保护效力相关的临床研究,但具体还是要看I、II期的临床数据。

9、公司2022年一季度的销售费用环比上升,研发费用环比下降,存货上升较多的原因?
答:销售费用上,虽然新冠疫苗目前国内是医保支付,但不等同于免疫规划疫苗,后续产品相关的市场教育工作等,公司需要持续支出;研发费用上一季度基本没有体现未来拟开展的例如吸入用新冠疫苗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相关临床费用,目前全年研发费用支出我们预期不会明显低于去年全年。
存货的上升,主要是我们考虑吸入用新冠疫苗的大规模使用和WHOEUL获批后的海外订单,有相应的储备和排产。

10、公司MCV的市场准入情况?
未来销售预期?
答:公司国内外的商业化团队近400人,截至4月底,MCV2美奈喜?
已完成24个省份的准入,MCV4曼海欣?
已经完成5个省份的准入,正在全面打开国内市场。
公司预计上半年,流脑产品的收入不会有太多体现,待MCV4批签发后,公司将集中力量开始全面铺开推广、销售工作。
未来希望我们的流脑产品经过三个完整销售年度逐渐销售达峰值,占全市场20%-30%的份额。

1、公司获得港股可转债的批文,发行计划及募集资金用途?
答:证监会国际部的批复是未来发行的前置条件,尚需履行发改委的批复等必要流程。
具体的发行工作要视市场状态、融资需求及募投项目等进一步论证。
具体募集资金用途会视公司发行时进一步的资金需求,会和主营业务相关,公司届时会在相应的法定披露文件中详细列明。

2、关于吸入用新冠疫苗,紧急使用的获批预期?
答:基于目前已有疫苗充足供应,关于吸入用新冠疫苗紧急使用的获批,最终还是要看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
吸入用新冠疫苗是一个全球创新的产品,同时应用场景也是全新的,不再是传统的打针接种,国家也是要审慎决策的。
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临床研究,安全性数据已经看到了比较好的表现,剂量更少、不打针是很大的优势,免疫原性数据正在持续检测当中,应该很快可以拿到数据,开展进一步的分析。
有效性的临床试验,我们在和海外多个国家的药监讨论具体的临床方案,临床方案既要支持国内的申报,也要满足海外的申报,所以一直在进行论证和最终确认。

3、最近世卫组织发布通告,称多国在儿童群体中发现不明病因的肝炎病例,部分病例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或腺病毒,公司如何看待该消息?
答:截至目前,科学界对于目前儿童不明原因肝炎的导致原因尚未有定论;WHO已经明确不支持其由疫苗导致的假设。
目前在患儿身上分离到的病毒有腺病毒,新冠病毒,或者同时存在两种病毒。
仅有英国提出可能与41型腺病毒相关,而日本发现的病例并未检测出腺病毒。
同样有此类病例的以色列和美国等国家提出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有关。
41型腺病毒通常表现为腹泻、呕吐和发烧,通常伴有呼吸道症状。
已知至少有49种不同类型的腺病毒可以感染人类,它们是常见的病原体,其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的,无需特殊治疗。
所有发病儿童年龄在1-16岁,这个人群不是新冠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接种对象(尤其在英国),换句话说这些患儿没有接种过新冠腺病毒载体疫苗,所以与腺病毒载体不能建立起关联性。
在患儿身上分离到的腺病毒是41型,与新冠疫苗中的载体腺病毒是完全不同的血清型。
康希诺的新冠疫苗的载体使用的是血清5型腺病毒,我们的疫苗在生产工艺中已经去除了腺病毒复制的基因,因此载体腺病毒是不可复制的,本身不会引起任何感染。

4、公司2022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下降,原因为何?
答: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95亿元,主要原因为疫苗销售等主营业务收入的收款较去年同期减少所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90亿元,主要原因为原材料采购、运营成本及支付的各项税费较去年同期增加所致。
综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下降。

5、公司是否会考虑回购H股?
答: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关于提请股东大会给予董事会回购H股股份的一般性授权的议案》,并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待股东大会批准后,公司管理层及董事会会后续进一步论证。
"

时间:2022-03-31
来源:电话会议
简介:康希诺调研详情与投资者问答
正文:



1、公司简要介绍2021年业绩情况和经营亮点2021年是康希诺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元年。
公司实现年度营业收入约人民币43亿元,归母净利润人民币超过19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超过20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得益于良好的业绩表现,董事会已提议向股东派发2021年度现金股息,拟每10股派发人民币8元(含税),预计分红总额近2亿元,以回馈股东对公司长期以来的支持。
商业化产品方面,公司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克威莎?
于2021年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的附条件上市批准,同时陆续获得海外多国的紧急使用授权,已向海外多国供应,也已在国内和海外部分国家获批用于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2021年6月底,公司MCV2美奈喜获?
得药品注册证书,已完成近20个省市的招标准入;2021年12月底,公司MCV4曼海欣?
也获得了药品注册证书,为我国首个脑膜炎球菌四价结合疫苗产品,填补了我国在此类高端疫苗领域的空白。
除了商业化产品外,2021年,公司的在研产品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2021年年内,吸入用新冠疫苗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
吸入用新冠疫苗通过全球创新的雾化吸入给药方式,能够激发粘膜免疫,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提供额外保护,该疫苗为WHO技术咨询小组呼吁的能够引起粘膜免疫的新一代创新疫苗。
目前公司正在推进该产品的相关临床试验,为商业化做充足的准备,相信吸入式新冠疫苗将是抗击全球新冠疫情的又一份坚实的“康希诺力量”。
此外,我们的十三价肺炎疫苗PCV13i也进入三期临床,截至2021年年末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基础免疫的三针接种。
与此同时,公司加速研发创新,在上海积极布局mRNA研发平台与产业化建设,推进多项创新疫苗的研发工作。
2021年,公司迅速建立起了大规模产业化的能力,8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天津新冠疫苗生产车间的建设。
同时,通过与上海医药合作,我们还在上海建立起了首家创新疫苗生产基地,增强产业化能力。
公司的国际化和商业化进程也在持续推进。
公司不断拓展全球合作伙伴,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实现了向多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灌装技术转移,真正成为立足于中国的全球疫苗企业。
与此同时,公司的商业运营中心迅速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商业团队近400人,可覆盖国内绝大部分的省市,并快速建立起全球商业化能力。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公司的管理层一直以来都将目光放在公司的长期价值上,希望走立足于中国的创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未来,康希诺将专注以商业化和国际化为导向的战略转型,加速产品研发创新,不断开拓新的技术和业务领域。

2、公司13价肺炎结合疫苗三期临床试验的进展情况?
预期何时可以提交药品注册申请?
答:公司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目前三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截至2021年年末,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基础免疫的三针程序,预计今年能够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后面仍需要根据中检院血清检测进度和数据整理等的具体情况提交最终的药品注册申请。

3、公司目前商业化团队的搭建情况?
MCV的市场准入情况?
对22年MCV4和MCV2的销售预期如何?
答:截止目前,公司国外国内的商业化团队加起来将近400人,国内销售团队已将近300人。
公司非常坚定地向全面的学术营销商业化团队转型。
二价流脑去年上市,跟四价不太一样,二价属于市场上已有同类产品的疫苗,所以在各省随着每年定期的招标或者补标的时间表进行了省级疾控的招标工作,之后再往下向各个区县渗透,目前已经完成了将近20个省的准入,要全面打开国内主要市场。
但公司重要的销售工作还会倾向四价流脑结合疫苗,MCV4的产品定位、利润率等各方面都更有优势。
公司MCV2的定价是168元,是目前所有中国市场上二价流脑结合疫苗的最高价。
MCV4的平均市场定价是420元一剂,不超过巴斯德在香港市场上四价流脑结合疫苗50%的价格,价格和定位还是非常明显的。
现在公司在跟辉瑞团队非常紧密地开展上市前的准备工作,辉瑞的近700人的团队今年会全面承担其自身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和公司的曼海欣?
两个产品的市场推广。
预计今年年中,曼海欣?
完成批签发并正式进入到市场后,在三季度应该能看到销售收入的表现。
因为前面大概有三个月左右的生产和内部检测放行的时间,还有三个月批签发的时间,所以公司预计第一批的批签发会在年中。

4、公司肌肉注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WHOEUL认证进度如何?
未来的海内外商业化预期?
答:公司10月18号接受了WHO的现场检查,已得到了WHO的GMP认证,后面的相关工作还在持续进行,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SAGE)会议时间预计4月召开,做出相应建议。
商业化方面,去年公司70%以上的销售收入来自海外。
公司在海外搭建了非常好的商业化基础,新冠疫苗陆续进入了海外多国。
在正式拿到EUL认证后,公司会积极与海外国家沟通。
公司的产品有两大优势:一是很多国家现在两针灭活疫苗已经不能被视为全程免疫接种,必须要补充接种其他序贯加强的疫苗。
二是mRNA疫苗需要超低温冷链运输,比较难配送到终端,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发达国家和地区。
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因为基础免疫是一针,再加上2~8度的冷链储运条件,相对有一定优势。
但新冠疫苗的国际市场仍面临着不确定性,整体需求确实在下降,在COVAX供应方面,公司也会在获得WHOEUL后跟WHO进行更多沟通。

5、公司针对变异株的mRNA技术路线新冠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目前是否有对变异株的新冠疫苗的临床研发指南?
答:去年公司开始运用mRNA技术研发新冠变异株疫苗,目标也是开发针对各种变异株都有效的mRNA疫苗。
公司并不是采用某个特殊的VOC序列来开发疫苗,而是通过序列设计,选择一些突变位点,开发了一款针对现有变异株的疫苗。
目前已经完成了临床前的工作,开始药审中心的滚动审评。
公司做好了临床I、II期的准备,也在跟一些海外国家探讨如何开展三期保护力试验。
变异株的临床研发指南方面,国家很早就有了一个指南,跟国际上的指南也非常类似,允许在已有的平台上开发疫苗,采用免疫桥接的方法来进行变异株疫苗的注册。
免疫桥接主要是要证明对变异株的保护,如果面向空白人群,必须要跟原始株有非劣,数字对数字要有非劣,需要不同的中和抗体和不同的靶点。
如果对新的变异株用同样的靶点,要做成优效。
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公司有原型疫苗。
mRNA疫苗可能需要临床试验做的更多一些,因为对公司也是一个创新品种。

6、吸入用新冠疫苗序贯加强的临床进展?
有无获批紧急使用的可能?
答:公司在吸入用疫苗上已经有非常多个临床,公司完成了I期和II期临床。
近期发表的文章里比较了吸入加强、肌注加强、亚单位加强和灭活加强4种所有可以允许加强的疫苗。
数据证实了,第一,采用吸入给药加强,在中和抗体即体液免疫方面,能产生比原来肌肉注射更好的免疫反应;第二,在对Omicron的交叉中和上,也体现了更好的能力。
公司正在推进相关III期临床研究,包括在大规模人群中的安全性、免疫原性、保护力研究。
对于吸入用新冠疫苗,临床前早期动物数据上,我们检测到了其激发的黏膜免疫,并看到有阻断传播的作用。
后面开展的临床试验,也检测了血液和唾液里的IgA,检测到了细胞免疫数据,都能证明其产生了很好的保护。
该疫苗紧急使用的获批是和新冠疫情和国家战略等因素相关的,无法给出明确的预期,但我们对其未来的大规模投放市场提前做了相关准备。

7、公司今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9个亿,未来有无投资、并购计划?
是否考虑直接引进成熟的疫苗品种?
是什么方向?
答:因为去年的新冠疫苗销售,公司现金流比较好,再加上IPO融资,账上现金也比较充沛。
作为两地上市的上市公司,有很好的融资的平台。
同时,我们已经建立起了自己将近400人的营销团队。
种种条件让公司具备了能够把眼光放远一点的条件,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去做一些尝试,去看我们自己的团队能够消化的一些品种,包括海外,因为海外我们也有一些布局,比如自己的国际营销团队,当地的合作伙伴,一些技术转移的工厂。
在并购方面,我们虽然内生的生长也是刚刚起步,但是在具备了并购资金和一些条件的前提下,也在关注能跟我们产品互补,或者和我们技术平台互补的一些标的。
从公司发展历史上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从研发、临床、生产、商业化都有很多的合作,我们一直对持着开放的态度,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未来并购也是一种可能的选项。

8、关于吸入用新冠疫苗,鉴于现在国内疫情比较紧张,监管有没有可能根据II期临床的结果批准上市?
如果必须要跟踪三期数据的话,现在有没有时间节点的预期?
答:关于基于II期的临床结果就要获批的预期,我们还是比较保守,要看国家审批的过程。
关于吸入加强,目前在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预计可以很快拿到数据。
同时关于有效性的试验,也在和海外国家的药监讨论具体临床方案。
但是吸入用新冠疫苗和全新的产品不一样,是已经上市的一个疫苗品种的剂型的变化,它是单独的疫苗产品,但是疫苗的机理是完全保留的,同时,我们看到吸入用新冠疫苗可以产生至少不弱于肌肉注射剂型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黏膜免疫是额外的。
所以基于这样的逻辑,就像WHO以及我们国家能支持切换新的毒株序列,针对VOC开展非劣或者优效的免疫原性桥接试验,可以批准第二代疫苗的话,那么我们这个也是一种第二代疫苗,但最终也需要各个国家的监管和我们达成共识。

9、关于mRNA新冠疫苗,公司研发的是针对Omicron毒株的吗?
mRNA新冠疫苗的临床方案设计?
答:我们在申请的时候,确实Omicron不是流行的毒株,但是我们当时是分析了几个重要的一些突变位点,与Omicron突变位点一致,所以就使得我们设计毒株能够针对Delta和Omicron产生比较好的交叉保护。
所以根据我们的临床试验数据,如果免疫原性很好的话,我们可能不需要再开发针对Omicron的产品了。
还有一个观点是,因为这是在原始株的本体上来加强的,如果新的抗原和初免抗原相差很远,在唤起免疫记忆上可能会变弱。
之前有相关研究,是关于mRNA疫苗的动物实验,用Omicron毒株在以前原始株接种的动物上做加强,产生了中和抗体,还不如原始株加强得好,所以这里有一个平衡的问题。
所以一切要以I、II期的临床数据来看,如果它的交叉中和抗体水平足够高的话,可能目前开发的版本还能应对新的突变,这可能是更好的策略。
关于临床,我们会设计比较完整的方案,包括初免人群和加强的方案。
空白人群虽然比较难找,但做I、II期比较小的样本量还是可以找到的。
III期保护力这方面,我们也是两种方案都会去考虑,比较现实的可能是做加强,加强也还要和药监部门讨论,比如用怎样的对照苗是合理的。
一般一个正常的I、II期,从准备入组到完成,6个月已经是很快的了。
因为开展临床研究,有一些法规性的流程,包括遗传办的申报等,都需要时间,考虑这些的话,时间有可能会更长一点。
当然我们可以在三、四个月的时候做一些期中分析,就可以去判断如何设计三期临床方案了。

10、卫健委公布了最新的数据,我国目前完成序贯的总共有1200多万人,这个政策也实施了一个多月了,公司觉得这个进度是比较快,还是说其实不及预期的?
我国序贯接种的目标人群大概有多少人?
答:序贯从2月19号国家联防联控的记者发布会发布以来,各个省真正开始去接种序贯疫苗的进度是不一样的,是陆续开的。
包括到现在为止,有些地区因为疫情的原因,可能也没有真正的施行序贯,这是逐步的过程。
对于已经施行的省份,我们能够看到,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加强针接种还是灭活疫苗。
我们也理解,因为在序贯放开之前,国家已经有2/3的人打完了灭活疫苗。
目前国家是将序贯接种和同源接种平行,给大家增加了选择。
序贯加强在基层接种人员及民众中的教育、培训和数据沟通,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所以现在看到的整体情况,确实代表了实际序贯接种的使用情况,加强针基本上是灭活疫苗占主导地位。

1、腺病毒疫苗与灭活及重组蛋白疫苗在成本方面和政府采购价方面的比较?
答:首先我们不太掌握其他新冠疫苗的成本,但是因为我们是新的技术路线,而且我们有一个摸索并稳定工艺的过程,所以目前,尤其是去年,成本与自己比较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随着现在工艺的稳定和逐渐的量产,我们的成本会降下来。
至于价格,国内的定价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但价格的趋势是在走低的。
如果要看定价最新的情况,可以参考海外疫苗的价格走势,以及和我们同技术路线的一些疫苗的价格参考。

2、吸入用新冠疫苗没有做针对18岁以下青少年的临床研究?
18岁以下青少年的序贯加强国家是否有指导原则?
答:在18岁以下青少年人群中,我们完成的是一个三期的免疫桥接的肌肉注射试验。
吸入的序贯加强,今年会启动相关临床研究,目前还在进行中,都处于刚启动的状态,而且青少年的入组的速度不如成人组快。
目前国家还没有关于青少年如何做序贯的相关指导原则。

3、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因未达业绩目标而作废部分授予的股份,是否会考虑取消该计划?
公司是否会审议新的股权激励计划?
答:从财务角度来看,如果公司主动终止相关计划,则会触发会计准则下的“类似惩罚性条款”,会将全部股份支付费用一次性加速计提;但是,如果公司不主动取消,等它自然到期,则计提的相应股份支付费用会予以冲回,这样是对公司经营及股东利益更负责的决策。
由于公司设置的2022年收入目标是与2021年的收入累加计算的,且市场环境状况与当时相比有了极大变化,故不建议各位投资人以股权激励目标作为业绩参考。
公司始终重视人才引入与建设,对于多维度员工薪酬及福利也会有相应的考量,长期激励计划也是将公司利益、员工利益及股东利益深度绑定的工具。
长期激励可选择的工具有很多,公司也会根据公司现状、发展阶段及激励程度等综合考量,选择最适用的工具或不同工具的组合,并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及考核制度,以达到激励之目的,促进公司的良性发展。
公司目前也在进行A股的回购,用于未来的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