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一周解一惑系列:明日之星——复合铜箔

标题:机械一周解一惑系列:明日之星——复合铜箔
作者:民生证券,李哲,翁嘉敏
时间:2022-08-15
页数:18
链接:
https://pdf.dfcfw.com/pdf/H3_AP202208151577219236_1.pdf?1660577306000.pdf
简介:
本周关注:智立方、北路智控、禾川科技、四方达

本周核心观点: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较高,带动设备需求旺盛。疫情期间压制的扩产需求有望批量释放,设备厂商有望收获批量订单。技术变革进行时,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设备需求不容忽视。

复合铜箔作为新型材料,兼具安全性、经济性和能量密度等多维优势。复合铜箔以绝缘高分子薄膜为支撑基材,两侧沉积金属层,其中,支撑层可选择PET、PP或PI等不同的塑料层,可选厚度包括4.5μm、6μm和12μm等。由于特殊的材料组成以及结构,相比较传统电解铜箔,复合铜箔提升锂电池安全性、能量密度以及经济性。

1)安全性:短路引起的局部升温会使得铜箔的内部的PET等材料快速降解,并迅速断裂,由此达到隔离短路并防止热失控的效果;

2)能量密度:根据比亚迪专利,采用5μm的复合铜箔材料(1μm铜箔+3μmPP+1μm铜箔)的重量能量密度,会比传统铜箔负极集流体(6μm铜箔)高出约3.3%;

3)经济性:4.5μm厚度的PET基膜单位售价约为0.15元/平米,相较传统铜箔集流体,具备成本优势。

复合铜箔的市场空间。假设2025年国内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或达到1514GWh;关于设备采购量,单GWh电池需要2台真空镀设备以及3台镀膜设备,假设1台真空镀膜设备和1台镀膜设备的价值量均为1000万元,我们预计当2025年PET铜箔材料渗透率达到40%,生产复合铜箔所需的核心设备年均市场空间将突破百亿元关口,未来前景可期。

上下游齐头并进,推动复合铜箔技术发展。复合铜箔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实际量产过程中,设备、制备工艺及电池后端配套工艺上仍存在一定的瓶颈,包括磁控溅射设备和水平镀膜设备生产难度较大,批量化生产良率较低或生产速度较慢等,以及由于复合的材料组成导致后端分切过程中较为复杂等,因此上下游企业的联合研发对于产业链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锂电材料企业纷纷加码复合集流体。设备端,东威科技率先实现镀膜设备的样机交付。材料端,传统铜箔生产企业诺德股份与苏州道森钻采设备共同研发3微米等极薄铜箔及复合铜箔,储备下一代铜箔技术;新型铜箔制造商布局更为积极:其中,1)重庆金美:主打产品产品MA及MC,一期项目规划产能达3.5亿平方米(其中包含复合铜箔2.95亿平米、复合铝箔0.48亿平米),并进入量产阶段;2)宝明科技:计划在赣州投资建设锂电复合铜箔生产基地,一期年产能约为1.5-1.8亿平米;3)双星新材:2020年公司开始立项PET铜箔,目前产品已提交客户进行验证。此外,万顺新材、宁德时代以及厦门海辰等均有布局PET生产技术。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技术迭代加速,新材料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PET铜箔设备企业:东威科技、道森股份;PET基膜材料供应商:双星新材;PET铜箔材料企业:宝明科技、重庆金美(未上市)、诺德股份;布局PET铜箔材料的电池厂商:宁德时代、厦门海辰(未上市)。

风险提示:材料渗透率不及预期;全球锂电池需求不及预期;电池技术路径变化等。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